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胡陈果&王中林Nano Energy:摩擦电传感器让机器人更灵活!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0/25 22:50:15   阅读:323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在人机交互中,机器人手应该像人的手一样灵活。人类操作机器人通过更加自然和精确的手势而不是手柄或按钮。胡陈果和王中林团队通过计算摩擦电传感器的光栅滑动模式引起的脉冲,签正/负脉冲以表示屈曲/伸展,手指关节的角度可以用绝对值确定位置。传感器的特点是在铰链模型上证明直接量化手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度/速度,这有助于实现机器人手同步控制系统。
 
Pu, X. et al. Rotation sensing and gesture control of a robot joint via triboelectric quantization sensor. Nano Energy

Doi: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18.10.044.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8307675

来源:纳米人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迄今最小光学陀螺仪没米粒大 未来可应用于无人机和航天器
 3
 新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制备高纯度氢气
 3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2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2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2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2
 2018年度数据发布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2
 CCC认证检测机构行业自律有了新规范
 2
 ISO45001新版10月发布 需要做哪些检测?
 2
 Nat. Commun.:溶剂化镁离子嵌入实现高效镁离子电池!
 2
 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它凭啥被称作“最强北斗”
 2
 给我一双能“长期监测”的眼睛,让水污染无处遁形!
 2
 跟我一起,一口一口吃掉“混沌”!
 2
 获奖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底有多牛
 2
 开普勒望远镜功成身退
 2
 科技界人士热议哈佛“撤稿门”事件
 2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2
 宁波材料所在水凝胶可控跳跃方面取得进展
 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下一代超级对撞机构想
 2
 强流中子源HINEG发动机叶片中子照相无损检测研究获进展
 2
 全国8万台电梯服役超15年 电梯部件报废国标出台
 2
 人类探月那些事儿:一百多个探测器成败各半
 2
 如何驾驶火星漫游车“好奇号”?事实上并没有操纵杆
 2
 声学所等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新型水声目标特征分析方法
 2
 天津大学提出模拟抹香鲸叫声的通信技术方法
 2
 铁基金属玻璃有望成为治污神器
 2
 研究制备出超强且性能稳定的纳米晶奥氏体钢
 2
 液态金属不仅会变形还会变色
 2
 羽绒服、牛仔裤换来了中国第一个“人造太阳”
 2
 “夜猴”跳跃机器人惊艳全球媒体,敏捷性达到每秒1.7米
 1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 机器人总动员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自然》网站评出2018年重大科学事件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前沿】石墨烯透明柔性皮肤,让机器人也拥有触觉!
 1
 0.02秒识别铁轨缺陷 大学生发明地铁维检机器人
 1
 19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覆盖 2020年全球组网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15年 十大新兴技术
 1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1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1
 480个机器人顶替近千工人,工人又该何去何从!
 1
 70余项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新成果“扑面而来”
 1
 Fraunhofer ILT的新工艺结合焊接、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
 1
 IDC揭晓2017~2020全球机器人十大技术趋势预测
 1
 MIT告诉你,如何大规模生产细胞大小的机器人
 1
 MIT科技评论“2016十大突破性技术”出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