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迄今最小光学陀螺仪没米粒大 未来可应用于无人机和航天器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0/29 22:33:41   阅读:130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迄今全球最小的光学陀螺仪,其个头比一粒米还小,仅为目前最尖端光学陀螺仪大小的1/500,未来有望用于无人机和航天器上。

陀螺仪是帮助车辆、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明确其在三维空间中方向的设备。光学陀螺仪借助“萨格纳克效应”(Sagnac Effect)来获得高精度。该效应以法国物理学家乔治斯·萨格纳克的名字命名,可用于计算方向。

但目前市场上最小的高性能光学陀螺仪比高尔夫球还大,不适合于许多便携式应用。而且,随着光学陀螺仪越来越小,其捕获萨格纳克效应的信号也越来越弱,检测运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而成为光学陀螺仪小型化之路上的“拦路虎”。

现在,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医学工程系教授阿里·哈吉米瑞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光学陀螺仪,其大小仅为目前同类最先进设备的1/500,但它们可以检测到比这些系统小30倍的相位移动。

新型陀螺仪采用了一种名为“相互灵敏度增强”的新技术来改进性能。“相互”意味着对陀螺仪内两束光的影响一模一样。

由于萨格纳克效应依赖于检测两束光在相反方向上行进时的差异,因此它被认为是非互易的。在新陀螺仪内部,光线从微型光学波导(携带光的小导管,功能与电线相同)中通过,光路中可能影响光束的缺陷(例如热波动或光散射)和任何外部干扰都将对两束光产生相同的影响。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消除这种“相互”噪声,同时保留萨格纳克效应的信号。

相互的灵敏度增强改善了系统中的信噪比,并使光学陀螺仪能集成到比一粒米还小的芯片上。

总编辑圈点

从无到有地发明一种新工具或新方法极为可贵,对已有工具或方法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也是创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把某种产品从笨重变得更为小巧实用就是其中一种。曾经的电脑可以占满整个屋子,如今把它塞进手提包都绰绰有余。曾经的手机跟砖头一样,如今随时把它揣进裤兜都毫无压力。我们所享受的这些便捷,不仅仅得益于新工具的发明者,也得感谢为了让它们变得更好而不懈努力的人。

来源:中国科技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胡陈果&王中林Nano Energy:摩擦电传感器让机器人更灵活!
 3
 新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制备高纯度氢气
 3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2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2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2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2
 2018年度数据发布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2
 CCC认证检测机构行业自律有了新规范
 2
 ISO45001新版10月发布 需要做哪些检测?
 2
 Nat. Commun.:溶剂化镁离子嵌入实现高效镁离子电池!
 2
 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它凭啥被称作“最强北斗”
 2
 给我一双能“长期监测”的眼睛,让水污染无处遁形!
 2
 跟我一起,一口一口吃掉“混沌”!
 2
 获奖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底有多牛
 2
 开普勒望远镜功成身退
 2
 科技界人士热议哈佛“撤稿门”事件
 2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2
 宁波材料所在水凝胶可控跳跃方面取得进展
 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下一代超级对撞机构想
 2
 强流中子源HINEG发动机叶片中子照相无损检测研究获进展
 2
 全国8万台电梯服役超15年 电梯部件报废国标出台
 2
 人类探月那些事儿:一百多个探测器成败各半
 2
 如何驾驶火星漫游车“好奇号”?事实上并没有操纵杆
 2
 声学所等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新型水声目标特征分析方法
 2
 天津大学提出模拟抹香鲸叫声的通信技术方法
 2
 铁基金属玻璃有望成为治污神器
 2
 研究制备出超强且性能稳定的纳米晶奥氏体钢
 2
 液态金属不仅会变形还会变色
 2
 羽绒服、牛仔裤换来了中国第一个“人造太阳”
 2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自然》网站评出2018年重大科学事件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19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覆盖 2020年全球组网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1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1
 70余项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新成果“扑面而来”
 1
 Nano Lett: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材料用于拉曼和光声成像
 1
 shanghai huayang
 1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 4200 TapeStation 系统用于新一代测序
 1
 北工大研发拉曼光谱检测仪 助力果蔬快速检测
 1
 北京美泰科仪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1
 不是金子,也一样会“发光”
 1
 布鲁克发布Opterra II多点扫描共焦显微镜新品
 1
 测厚仪原理
 1
 常州毒地事件:检测标准缺失明显 检测设备落后
 1
 嫦娥四号创造历史 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