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NASA无奈表示“机遇号”火星车或将永久失联被放弃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0/31 23:41:13   阅读:182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自从一场猛烈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火星以来,“机遇号”已失联达四个月之久。如今NASA终于承认,该火星探测器可能永久失联。
由于沙尘暴遮天蔽日,“机遇号”在今年六月进入失联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机遇号”刚好处于这场沙尘暴的路径中央。
NASA上个月宣布称,该漫游车在火星表面的位置已经确定,但尚未接收到它传回的信号。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无奈表示,“机遇号”火星漫游车或将永久失联。该漫游车目前位于火星“奋斗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边缘。自从一场猛烈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火星以来,“机遇号”已失联达四个月之久。

到了九月中旬,天空终于开始放晴。NASA也启动了一项为期六周的监听项目,试图接收“机遇号”传来的信号。但如今六周已经过去,这台太阳能漫游车仍处于休眠状态。再过不久,科学家就将放弃联系它了。

NASA行星科学部负责人劳丽•格雷兹博士(Dr Lori Glaze)表示,科学家之前每天都在向“机遇号”发送信号,希望能让它“起死回生”,但这种努力即将结束。“电池温度也许已经过低,超出了机遇号的承受范围。”格雷兹博士解释道。

上周格雷兹博士曾表示,再过一两周左右,科学家就会停止试图复活“机遇号”的努力,“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系统工程师与飞行指导迈克•斯塔布(Mike Staab)表示,“我们只是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已。”

NASA称目前尚未敲定停止联系机遇号的具体日期。

在此前几次尝试中,工程师们还给“机遇号”播放了一些十分切题的歌曲,比如“威猛乐队”的《你离开前叫醒我》(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NASA上个月宣布称,该漫游车在火星表面的位置已经确定,但尚未接收到它传回的信号。九月末,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从267公里之外拍摄了一张照片,“机遇号”在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参与该任务的工程师原本希望“机遇号”在沙尘暴消散后便可苏醒。但在寂静中等待了数月之后,他们近日终于承认士气开始“动摇”了。该团队还预测道,就算“机遇号”真能苏醒,其任务时钟也可能存在一些“复杂状况”。科学家认为,任务时钟是沙尘暴期间、“机遇号”上唯一还在运作的仪器。但由于能量不足、无法维持任务时钟运转,“机遇号”便无法获知当前时间。

到目前为止,“机遇号”已经多次突破了其预计服役时限。“机遇号”和它的孪生姐妹“勇气号”的设计运行时间都仅有90天,人们当时还预期火星的凛冽寒冬和极端沙尘暴可能使任务进一步缩短。

2004年,作为NASA火星探测项目的一部分,“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于2004年1月25日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子午线高原”(Meridiani Planum)上。此后该探测器坚持服役了近15年之久,直到今年6月10日,由于沙尘暴规模不断增长,“机遇号”被迫进入休眠状态。在其一生中,“机遇号”探索了火星上的两处撞击坑(维多利亚撞击坑和奋斗撞击坑),还发现了若干水存在的痕迹。自“机遇号”降落在火星上以来,NASA曾对它做过几次升级,如更新了它的闪存等等。

来源:新浪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出炉
 3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 机器人总动员
 2
 不“砜”魔,不成活:Nature Chem.封面,高效光解水产氢COF材料
 2
 常州毒地事件:检测标准缺失明显 检测设备落后
 2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2
 低钠盐“送命”不靠谱
 2
 费马大定理这三百年,它经历了啥?
 2
 盖亚望远镜数据揭秘银河系成因
 2
 光电所在半导体材料特性测量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2
 国际空间站添新房
 2
 化工院段曦东教授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发文:层数可控的二维材料NiTe2的制备(图文)
 2
 化石燃料时代或在十年内终结
 2
 检验检疫报检新规实施一年成效显著
 2
 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2号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2
 离子风驱动的无人机试飞成功
 2
 宁波材料所在类石墨碳涂层摩擦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
 葡萄藻中的酶有助从植物中提取燃料
 2
 迄今最长碳链或能造出最硬物质“碳炔”
 2
 认监委:符合这些条件可申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2
 如何检测重金属?
 2
 石墨烯国家标准制定获重要进展
 2
 同济大学:零多普勒效应微波实验获进展
 2
 新材料有望研制出智能化人工肌肉 可自修复向研制智能化的人工肌肉迈出重要一步。
 2
 压力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离子电导率
 2
 要创造奇迹的快速检测行业,谁是王者?
 2
 一线科研人员的价值迷失
 2
 益生菌到底有没有益?
 2
 自生碳酸盐汇有了识别方法
 2
 “分子诀窍”让非磁性金属拥有磁性
 1
 “互联网+农业+检测”占市场主导地位
 1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1
 “明星分子”甘露霉素首次实现化学全合成
 1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1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2015研究前沿》报告发布 中国在某些重要前沿领先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16位院士齐聚西安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1
 17位科学家撰写报告:NASA应该把搜寻外星人列为重点
 1
 2015 Q.C. CHINA优秀展品风采榜
 1
 2015年8月份一、二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班报到通知
 1
 2015年最受网民关注科普事件:雾霾及其成因
 1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1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1
 2050年:空气污染将致660万人早亡
 1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1
 3D打印从概念向应用阶段转变 我国差距仍较大
 1
 70余项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新成果“扑面而来”
 1
 CCC认证检测机构行业自律有了新规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