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宁波材料所在水凝胶可控跳跃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1/9 21:37:46   阅读:213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响应型水凝胶在软湿驱动器、人工肌肉、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凝胶驱动器一般由响应型水凝胶制备,具有不对称构筑结构,在电、热、光、pH 等刺激作用下,会发生体积或形状变化。通过对器件结构进行精确设计,可实现简单的抓取、释放、行走等动作,但耗时长(一般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与工业中常见的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相比,如何提高水凝胶驱动器驱动能量转化效率、提高驱动速度,是水凝胶驱动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肌肉是典型的柔性生物驱动器,通过收缩和快速伸长而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实现跳跃等动作。受此启发,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付俊团队发展了一种新策略,利用基底对凝胶形变的约束,积累弹性能,并利用界面不稳定性实现能量的爆发性释放,驱动水凝胶实现可控跳跃。

研究人员制备了粘土交联和增强的温敏双层水凝胶(图1a),通过调控材料配比,可调控各层的临界相容温度(LCST)(图1b)。在反复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双层凝胶因各层的溶胀/消溶胀性质差异而发生可逆变形、卷曲(图1c)。在此过程中,因溶胀程度差异而导致凝胶内产生的弹性能得以缓慢释放。

研究发现,纳米复合凝胶在多种金属基底上具有较强的粘附性,与铸铁、铝、不锈钢、铜基板之间的粘附能可分别达到17.6、12.8、12.8、7.6 J/m2(图2)。将凝胶粘附在铝基板上,可承受较大的拉力。在拉伸过程中,随着凝胶发生形变,内部不断积累弹性能;当凝胶内积累的弹性能高于界面粘附能时,凝胶瞬间滑脱,并在40ms内回弹(图3)。

研究人员巧妙地将温度响应行为与界面粘附特性结合,设计制作了具有棘齿结构的金属导轨,利用凝胶与金属之间的黏附作用,通过棘齿结构约束凝胶的形变。在升温过程中,凝胶发生不对称收缩,产生弯曲倾向;而导轨的棘齿结构阻碍凝胶弯曲变形,凝胶内部弹性能逐渐积累。当弹性能超越界面黏附能,凝胶瞬间脱离导轨,弹性能快速释放,驱动凝胶跳跃(图4)。

研究表明,基于这一原理,凝胶的跳跃方向由导轨形状决定,凝胶总是沿着棘齿斜坡斜向上跳。跳跃距离、高度、起跳时间由凝胶的形状和尺寸决定,尖窄的前足有利于减小流体阻力,提高跳跃距离和高度;宽大的后足则意味着需要较多的弹性能克服较大的凝胶/导轨粘附力,导致起跳晚;薄的凝胶对温度变化的形变响应快,起跳早。在典型实例中(图5a),跳跃持续时间910ms,跳跃距离10.6mm,跳跃高度2.4mm。

该研究突破了传统响应型水凝胶的驱动速度受水分子在凝胶网络内扩散速率制约的问题,揭示了一种基于弹性能储存和爆发性释放实现水凝胶快速可控驱动的新策略,为高性能柔性驱动器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近日,该成果以Snap-Buckling Motivated Controllable Jumping of Thermo-Responsive Hydrogel Bilayers 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8,DOI: 10.1021/acsami.8b16402)。第一作者为副研究员高国荣,通讯作者为付俊。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4145,51603220)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6A610255)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a)双层水凝胶的结构示意图,(b)凝胶各层平衡溶胀率随温度变化曲线,(c)双层水凝胶可逆弯曲/伸展图像 

图2 (a-b)纳米复合水凝胶从铸铁、铝、不锈钢、铜基底上90°剥离的单位宽度力-位移曲线,(c)平均粘附能 

图3 纳米复合水凝胶在铝基板上的粘附与拉伸-回弹 


图4 温度驱动水凝胶跳跃 


图5 不同构型双层水凝胶的尺寸示意图和跳跃图片 

来源:鲁班科学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给我一双能“长期监测”的眼睛,让水污染无处遁形!
 3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出炉
 3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2
 Nat. Commun.:溶剂化镁离子嵌入实现高效镁离子电池!
 2
 常州毒地事件:检测标准缺失明显 检测设备落后
 2
 跟我一起,一口一口吃掉“混沌”!
 2
 胡陈果&王中林Nano Energy:摩擦电传感器让机器人更灵活!
 2
 今天的人类为什么要感谢几亿年前的森林?
 2
 开普勒望远镜功成身退
 2
 科技界人士热议哈佛“撤稿门”事件
 2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2
 离子风驱动的无人机试飞成功
 2
 南海微生物防腐有术 点亮耐蚀钢研发灵感
 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下一代超级对撞机构想
 2
 迄今最小光学陀螺仪没米粒大 未来可应用于无人机和航天器
 2
 人类探月那些事儿:一百多个探测器成败各半
 2
 人类用了9000多年的混凝土,你却未必了解
 2
 认监委:符合这些条件可申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2
 如何驾驶火星漫游车“好奇号”?事实上并没有操纵杆
 2
 石墨烯国家标准制定获重要进展
 2
 新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制备高纯度氢气
 2
 再见开普勒,感谢你告诉我们不孤独
 2
 #高分子材料周报#聚合物纳米凝胶
 1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自然》网站评出2018年重大科学事件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19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覆盖 2020年全球组网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1
 2018年度数据发布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1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1
 70余项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新成果“扑面而来”
 1
 CCC认证检测机构行业自律有了新规范
 1
 ISO45001新版10月发布 需要做哪些检测?
 1
 Nano Lett: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材料用于拉曼和光声成像
 1
 NASA无奈表示“机遇号”火星车或将永久失联被放弃
 1
 Science: 晶圆级二维材料原子精密处理的受控裂纹扩展
 1
 不“砜”魔,不成活:Nature Chem.封面,高效光解水产氢COF材料
 1
 不是金子,也一样会“发光”
 1
 测厚仪原理
 1
 常州成功研发超弹性导电体
 1
 嫦娥四号如何实现月背安全软着陆?总设计师今日揭秘
 1
 超快激光超高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研制取得进展
 1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1
 打脸谢尔顿的电池,了解一下
 1
 大连理工发明金属毛细管光度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