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如何驾驶火星漫游车“好奇号”?事实上并没有操纵杆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1/16 20:40:58   阅读:194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图为“好奇号”今年6月7号在火星上的“自拍照”。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距地球约1.26亿公里的那颗广阔而贫瘠的红色星球上,一台与小型越野车差不多大的机器人在日出后醒来,开始等待地球发来的指令。过去六年来,它几乎日日如此。

火星时间约9点30分,它收到了一条来自美国加州、15分钟前发出的信息。

“向前开10米,转向方位角45度,然后打开自主模式,开始驾驶。”

“好奇号”火星漫游车执行了这些指令,慢慢驶向指定地点,时速介于35至110米之间。受电池和其它配置限制,它每天最多只能开100米左右,目前最长记录是一天220米。

到达指定地点后,好奇号搭载的17台摄像机开始给周边环境拍照。它配备的激光器能够震碎岩石。其它工具则能在某块特定的岩石上钻孔,借此研究小型样本。

火星时间下午5点左右,好奇号将等待三颗NASA火星卫星从头顶掠过,然后发送数百兆科学数据,通过大型地面天线传送给地球上的人类。

微型实验室

在马里兰州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34号楼1楼,有一个很大的、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面塞满了科学仪器和计算机。每天下午1点,科学家们便聚集在这里,分析好奇号传回的数据。他们仍在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好奇号上装有一套体积与微波炉相当的化学实验室,名为“火星样本分析仪”(SAM)。该分析仪副首席调查员查尔斯•马勒斯宾(Charles Malespin)称,好奇号内部有一个“微型化的奇迹”,“这是NASA送往其它星球的最复杂的设备。”马勒斯宾指出。自2006年来,他便一直投身于该项目之中。
NASA科学家查尔斯•马勒斯宾站在一台“火星样本分析仪”的复制品旁边。NASA科学家查尔斯•马勒斯宾站在一台“火星样本分析仪”的复制品旁边。
图为戈达德中心的法国博士后研究员玛伊瓦•米兰。图为戈达德中心的法国博士后研究员玛伊瓦•米兰。
 
“火星样本分析仪”将火星土置于烤箱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岩石受热后会放出气体。这些气体随后再由其它仪器进行分离和分析,决定样品的“化学指纹”。接下来,戈达德的法国博士后研究员玛伊瓦•米兰(Maeva Millan)再将样品的“化学指纹”与已知分子的化学实验进行对比。如果看起来类似,就可以说:“啊,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分子。”

多亏了火星样本分析仪,研究人员才能了解到火星上存在复杂有机分子。此外在该分析仪的帮助下,科学家还发现,火星地表的地质年龄比此前认为的年轻得多。“假如你要去火星,你肯定不想随身携带火星上已经拥有、可以当做资源的东西。”马勒斯宾指出,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给土壤加热就能释放出水源,你只要带上一台大烤箱,就能获取你要的水了。”

同理还有各种能用来制作火箭燃料的材料。若能找到这些材料,未来火星将成为火箭的理想补给站。

没有操纵杆
图为今年五月,好奇号为采集样本钻出的一个2英寸深的孔。图为今年五月,好奇号为采集样本钻出的一个2英寸深的孔。
 
好奇号的驾驶团队则驻扎在美国的另一边——加州帕萨迪纳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由20几名科学家组成。

“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坐下来观察火星传回的图片,看看好奇号现在身处何处。”驾驶团队成员弗兰克•哈特曼(Frank Hartman)表示。他此前还参与过“机遇号”的驾驶团队。“有时我感觉,我可能是地球上头一个看到这些照片的人。”

火星驾驶员的主要工作是编写漫游车第二天的命令序列。这里的“天”指的是火星日,约24小时40分钟。火星漫游车上可没有操纵杆,也无法实现实时通讯。无论驾驶员什么时候意识到出了问题,无论是机遇号被沙尘暴“活埋”、还是好奇号的轮子被石头扎破,信号的传递都会存在延迟。今年年初,好奇号的钻机还出现了故障,花了几个月时间才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此前从未去过这些地方。”哈特曼说道,“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对可能遭遇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年复一年,这些科学家逐渐对自己驾驶的漫游车产生了感情。当机遇号结束了14年的火星生涯、陷入沉寂之后,哈特曼和同事们都感到悲伤不已。

用哈特曼的话来说,机遇号已经“光荣退休了”。

好奇号发射于2012年,目前行驶里程仅19.75公里。它还要一年才能抵达自己的目的地:夏普山(Mount Sharp)。此后再过几个月,它就不再是火星上的独角了——美国和欧洲将各发射一台火星漫游车,预计将于2020年抵达火星。

来源:新浪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2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2
 Nat. Commun.:溶剂化镁离子嵌入实现高效镁离子电池!
 2
 电化学固氮:氮还原和析氢竞争反应的‘爱与恨’
 2
 给我一双能“长期监测”的眼睛,让水污染无处遁形!
 2
 跟我一起,一口一口吃掉“混沌”!
 2
 胡陈果&王中林Nano Energy:摩擦电传感器让机器人更灵活!
 2
 开普勒望远镜功成身退
 2
 科技界人士热议哈佛“撤稿门”事件
 2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2
 宁波材料所在水凝胶可控跳跃方面取得进展
 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下一代超级对撞机构想
 2
 迄今最小光学陀螺仪没米粒大 未来可应用于无人机和航天器
 2
 人工合成钻石只需两三天,人造钻石会取代天然钻石吗?
 2
 人类探月那些事儿:一百多个探测器成败各半
 2
 新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制备高纯度氢气
 2
 “锂枝晶”说:你真懂我吗?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自然》网站评出2018年重大科学事件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19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覆盖 2020年全球组网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15 Q.C. CHINA优秀展品风采榜
 1
 2016’Q.C.China技术研讨会
 1
 2016’Q.C.China技术研讨会-邀您了解最新的无损检测及理化测试技术
 1
 2016’Q.C.China真诚邀请您的参与
 1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1
 2017' Q.C.China技术研讨会-邀您了解最新无损检测技术
 1
 2018年度数据发布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1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1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1
 CCC认证检测机构行业自律有了新规范
 1
 Chem展望专栏:冷冻电镜“看”电池——“不识界面真面目,只缘温度还不够”
 1
 ISO45001新版10月发布 需要做哪些检测?
 1
 Nano Lett: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材料用于拉曼和光声成像
 1
 Nature Catal.:和频振动光谱在电极表面原位检测锰电催化还原CO2的中间体
 1
 Science: 晶圆级二维材料原子精密处理的受控裂纹扩展
 1
 不是金子,也一样会“发光”
 1
 测厚仪原理
 1
 常州毒地事件:检测标准缺失明显 检测设备落后
 1
 嫦娥四号如何实现月背安全软着陆?总设计师今日揭秘
 1
 超材料可从柔性“秒变”刚性
 1
 超快激光超高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研制取得进展
 1
 导流罩焊缝特殊结构常规超声波探伤的可行性
 1
 第20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现场研讨会通知
 1
 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它凭啥被称作“最强北斗”
 1
 第51个梅森素数被成功发现
 1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