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热稳定的超疏水多孔配位聚合物的从头合成法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1/25 22:47:53   阅读:344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金属-有机框架(MOF)又称多孔配位聚合物(PCP),由于近年来在催化、气体存储与分离、吸附、能源领域的众多应用,成为极受关注的材料。众所周知,PCP的无机骨架(M-O-M链状簇)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PCP的无机部分可能只是金属,在除去客体-溶剂分子后,会导致PCP结构崩溃,从而显示出非常低的热稳定性。增加材料的疏水性,使得水分子不能进入结构,从而可以避免PCP的结构崩溃。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的Koya Prabhakara Rao和Susumu Kitagawa等研究者利用1,3,5-三(间苯甲酸)苯(H3BTMB)不对称配体,从头合成两种具有外表面设计的超疏水PCP——PESD-2和PESD -3(Zn2M2(μ3-OH)2(BTMB)2, M = Co, Ni)。超疏水PCP中原始的μ3-OH氧簇由于失去水分子而转化为[Zn2M2O]6+团簇,在真空转态可变成开放金属中心(open metal site, OMS)。此外,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含有M4O团簇的吸湿性MOF相比,这些新型复合PCP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能。相关论文发表于J. Am. Chem. Soc. 上。

从头合成超疏水PCP。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之前,作者团队合成过首例超疏水PCP——PESD-1。因此,作者着重于使用其它二价过渡金属合成PESD-1类似物,以便增加用于与各种气体分子选择性相互作用的OMS数。他们使用与合成PESD-1相似的溶剂热条件,筛选所有第一列过渡元素,但却没有成功合成[Zn4(μ3-OH)2]6+氧簇四个金属中心仅有单独一种金属的PESD-1类似物。在此背景下,作者考虑在[Zn4(μ3-OH)2]6+氧簇的两个八面体配位的Zn2+离子位点上引入各种M2+离子。另外两个四面体配位的Zn2+离子保留,这有助于稳定结构。合成路径如下图a所示,将H3BTMB配体与Zn2+和M2+盐混合,在混合溶剂中加热到100 ℃保持48小时,就可以得到包裹客体分子的PESD-2和PESD-3。通过该方法,可以成功地在[Zn4(μ3-OH)2]6+氧簇的八面体Zn2+离子位置上精确引入Co2+和Ni2+离子,合成出该复合材料(下图b)。

PESD-2和-3的合成路径以及合成PCP以及其有无溶剂配位的配位环境。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作者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XRD)对PESD-2和PESD-3(下图b)进行了表征,发现它们与PESD-1(下图a)具有同构性。[Zn2M2(μ3-OH)2]6+簇包含两个八面体型M2+离子(M = Co, Ni),两个四方Zn2+离子,以及两个μ3-OH(下图b)。八面体型M2+(M = Co, Ni)离子与三个不同羧酸基团、两个μ3-OH和一个溶剂分子的氧原子配位;而四面体Zn2+离子与三个不同羧酸基团的氧原子配位,仅与μ3-OH中的一个配位。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类PCP的孔隙率,作者使用气体吸附来验证。PESD-1、PESD-2和PESD-3的195 K的CO2吸附等温线确定为Ⅰ型等温线(下图a)。而这些PCP材料在77 K下的氮气吸附都没有被检测到,可能要归因于微孔堵塞效应。如预期的那样,PESD-2和PESD-3相比PESD-1,表现出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热。这些气体的吸附是通过PCP材料的OMS来实现的,OMS与客体相互作用基本上取决于金属或金属离子的电负性,包括每个金属离子存在的OMS的数量。PESD-1、PESD-2和PESD-3基本的OMS都是M4O团簇,并且这三个结构都是类似结构,从而表现出类似气体吸附性质。不同的是,对于PESD-2和PESD-3,[Zn4O2]6+氧簇被替换成了[Zn2M2O2]6+。

CO2吸附等温线。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接下来,作者通过测试接触角来验证PCP材料的疏水性。在室温(30 ℃)下,PESD-1、PESD-2和PESD-3粉末样品的接触角分别为155.5°、159.3°和160.8°。同样,对于PESD-1、PESD-2和PESD-3,脱气试样的室温测量接触角分别为158.4°、157.6°和158.8°。此外,所有三种PCP的滚降角(roll-off angles)均小于10°,表明其为超疏水表面。然而,纯H3BTMB配体粉末样品上并未显示有接触角,表明未配位状态的配体在本质上是亲水的。超疏水性对颗粒尺寸及其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接触角随颗粒尺寸从粉末到颗粒形式的增加而减小。同样,温度对材料的超疏水性也有影响。温度从室温(30 ℃)开始到90 ℃,每次增加10 ℃进行测量,PESD-3在各个温度下都能保持超疏水性能。这表明现有的复合PCP材料即使在高温下也显示出稳定的疏水性。然而,正如预期的那样,在高温下接触角略有下降。

PESD-1、PESD-2、PESD-3粉末的疏水性测试。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最后,作者还以PESD-2和PESD-3为模型,对分子大小相近、但极性不同的三种六元环有机溶剂,如芳香族和脂肪族溶剂,进行了吸附性能考察。令人惊讶的是,芳香族溶剂(苯和甲苯)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开门曲线,这些溶剂分子通过孔进入;而脂肪族溶剂分子(环己烷)显示出闭门行为,它们不能进入PCP的孔中。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PESD-2和PESD-3与客体分子有尺寸、形状和表面相互作用。为了验证复合超疏水PCP的实际应用,他们还对PESD-2和PESD-3进行了溢油净化的研究。这些PCP材料压片漂浮在水面上,并能够选择性地从水中吸附有机溶剂/油,150 mg和135 mg的PESD-2和PESD-3压片可分别吸收350 wt.%和385 wt.%的橄榄油。此外,这些样品可以重复使用数次,并且不会失去结晶性和超疏水性。

PCP客体分子吸附试验以及对油水混合物的吸油效果。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总结——

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者根据之前合成首例超疏水PCP的经验,设计合成了双金属簇的超疏水PCP,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客体吸附性能。这次新得到的PCP能够在高温下也保持良好的超疏水性。由于孔道的筛选作用,这些PCP对于芳香族客体有吸附,而不吸附脂肪族环己烷。这些孔材料也可以加工成压片,在水油混合物里选择性吸油,具有良好的海上漏油处理的应用潜力。

来源:x-mol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单个金属原子也能做催化剂 能获得"以一当十"催化力
 3
 声学所等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新型水声目标特征分析方法
 3
 我科学家成功合成扩环卟啉家族新化合物
 3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2
 2016全年投资或超6万亿 主投水利铁路高新技术领域
 2
 2018年度数据发布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2
 ISO45001新版10月发布 需要做哪些检测?
 2
 第51个梅森素数被成功发现
 2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2
 力学所阐明流体力学在鱼群自组织行为中的关键作用
 2
 美国化学会C&EN评选出2015年顶级化学成果
 2
 神秘的月球背面,中国即将抵达
 2
 梯度纳米孪晶强化与硬化研究获新突破
 2
 天津大学提出模拟抹香鲸叫声的通信技术方法
 2
 铁基金属玻璃有望成为治污神器
 2
 未来太空望远镜,谁来接棒?NASA提出四大拟议方案
 2
 新疆理化所发表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综述文章
 2
 新设备贴在帽子上可测紫外线
 2
 原位凝胶化升级传统液体电解质用于金属锂电池
 2
 月面首株嫩芽!全靠“不锈钢饭盒”
 2
 中科院金属所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2
 #高分子材料周报#果胶——特殊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1
 #国内材料周报#可塑性可调石墨烯类突触器件的实现
 1
 #国内材料周报#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核控制形核和快速生长
 1
 #新能源材料周报#低成本高性能的纸状电极
 1
 #新能源周报#太阳能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强强新组合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引爆石墨烯基防腐涂料产业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科学》杂志2018年度最具视觉震撼力照片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先进材料》报道华理超分子化学研究新进展
 1
 《自然》《科学》一周(11.02-11.0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11.21-11.27)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11.23-11.29)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11.30-12.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3.27-4.2)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7-5.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9.07-9.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四号嫦娥姐姐」,你为什么非要带这款望远镜出门呢?
 1
 【重点关注】最全的材料耐腐蚀性能评价方法
 1
 17位科学家撰写报告:NASA应该把搜寻外星人列为重点
 1
 19颗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覆盖 2020年全球组网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腐蚀与防护大会第三轮通知
 1
 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腐蚀与防护大会定于2015年12月在京召开
 1
 2016船舶与海工防腐蚀技术交流会盛大召开!
 1
 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1
 2019第六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海洋新材料及防护新技术展览会第二轮通知
 1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