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高频超声波:生物“黑科技”的背后推手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1/27 22:40:16   阅读:160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一颗芝麻粒大的谐振器能把液体缩小到“一滴水的十亿分之一”;一把“声波镊子”能精准操控细胞和微纳米颗粒;一种新技术能够“吸引”分子聚集,提升癌症抗原浓度十万倍……你可知道,这些神奇的技术都是借助超声波实现?

近日,天津大学微机电系统团队胡小唐教授、庞慰教授和段学欣教授联手,围绕“高频超声波器件”研究,取得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三项重大突破,被国际一流期刊选为封面文章重点推介,未来有望在生物医药领域推广应用,造福人类健康。

高效低成本制造蛋白质或DNA“微液滴”

生物芯片被预言为“21世纪产值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其原理是在一块极小材料上放置生物样品,由计算机分析数据结果。生物芯片可对基因、配体、抗原等活性物质快速测试分析,将为生命科学、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带来重大影响,拥有巨大商业潜力。

制造生物芯片,需要将蛋白质或DNA等活性物质形成“微液滴”放置在极小的区域上。液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制造生物芯片所要求的“微液滴”尺寸极小,甚至与人类细胞相当。传统的微液滴制造方法成本高、兼容性差,如何快速高效地制造“微液滴”,是全球科学家长期以来攻坚的难点。

天津大学研发的“高频超声波制备微液滴”技术,使用一枚不及芝麻粒大的“高频超声波谐振器”作用于液体表面,形成稳定的“液体尖峰”。

当尖峰顶部接触到平面基底,微量的液体就会被吸附到基底表面,形成微液滴。这种新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避免了现有技术针尖易磨损、喷嘴易堵塞等问题。

“声流体镊子”精准操控细胞移动

“声镊”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声波能量为镊子”的操作系统,可以对细胞或微小颗粒进行操控。由于其低能耗、小型化等优势,声镊正成为手术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利器”。目前,如何精准控制微纳米尺度的物体成为了声镊技术亟待突破的瓶颈。

天津大学将高频超声波器件与微流控芯片结合,掌握了全新的粒子操纵技术——“声流体镊子”。与传统声镊相比,“声流体镊子”体积更小,操控更为精细精准。“声流体镊”打破了传统声镊不能精准控制微纳米尺度的生物体的瓶颈,它不仅可以精准地操控细胞移动,甚至能够分选移动、精确控制、裂解细胞,为生物医学研究、疾病早期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更有效、更精确、生物兼容性更好的工具。

他们还借助这一新成果,与微流控系统结合,开发出多种性能优异的生物化学执行器和传感器。

将生物蛋白分子浓度提高十万倍

现代临床医学发展对分子检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癌症早期检测为例,该检测主要以癌症抗原为对象。癌症抗原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而诸如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抗原分子浓度极低,用传统方法很难检测到,这也成为了人类战胜此类癌症的“难题”之一。

天津大学利用高频超声波微纳机电谐振器,在液体中产生“三维声流场”和“虚拟微口袋效应”,可以在生理条件下高效地捕获和聚集生物分子,将分子局部浓度提高十万倍,实现了在极低浓度下的高灵敏检测。分子聚集捕获技术不依赖于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环境因素等,能够在开放空间实现对生物蛋白分子的操纵,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并且易于与现有生物传感器集成使用,为基础研究、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的低浓度检测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手段和思路,有望为癌症早期检测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来源:人民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17位科学家撰写报告:NASA应该把搜寻外星人列为重点
 2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2
 Nat. Commun.:溶剂化镁离子嵌入实现高效镁离子电池!
 2
 层状纳米粒子将不可见近红外光转换为更高能量
 2
 超快激光超高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研制取得进展
 2
 超声波洗衣服,肥皂还是泡泡?
 2
 传感器像素尺寸破极限仅五十纳米
 2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2
 贵金属纳米结构组装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应用研究获进展
 2
 化学所纳米载体药物的原位释放质谱成像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
 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标识将无法复制
 2
 鲸须结构为新材料开发带来灵感
 2
 开普勒望远镜功成身退
 2
 科学家发明将蛋白淀粉样纤维应用为生物纳米材料的新方法
 2
 科学家开发出“滴水不沾”新材料
 2
 科学家首次对地幔条件下的钙钛矿进行测量
 2
 离子风驱动的无人机试飞成功
 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下一代超级对撞机构想
 2
 全国8万台电梯服役超15年 电梯部件报废国标出台
 2
 人造太阳,中国再次领跑(厉害了,中国科技)
 2
 如何检测重金属?
 2
 我们为什么需要宇宙暴胀理论?并不完美的科学假说
 2
 下一代光学原子钟可用于探测引力波
 2
 新型防辐射纳米材料诞生,让太空服不再笨重
 2
 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可吸收近红外光
 2
 压力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离子电导率
 2
  “微梳理”有效提高碳纳米管性质
 1
  钙钛矿LED发光效率提高4倍
 1
  利用DNA自组装结构引导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研究获进展
 1
  马约拉纳费米子首次在黄金上“现形”
 1
  纳米材料在功能涂料中的应用
 1
  上海交大报道黑磷制纳米材料 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和免疫稳态
 1
  新研发的碳纳米管是制造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隔热板的关键材料
 1
  新知:用“面粉”修复牙齿
 1
  制备黑磷纳米材料有了高效新方法
 1
 #国内材料周报#水体富营养化?纳米材料来解决!
 1
 #纳米周报# 刷新单分子二极管的最高纪录
 1
 #纳米周报#神奇!石墨烯竟然和大脑碰出“爱情火花”?
 1
 #纳米周报#新声学技术——纳米材料结构研究的福音
 1
 #纳米周报#源头治理:从光源控制光噪
 1
 #新能源周报#太阳能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强强新组合
 1
 #一周国内材料科研#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助力肿瘤化疗评效
 1
 “白石墨烯”纳米管可以用来降温智能手机
 1
 “分子诀窍”让非磁性金属拥有磁性
 1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1
 “互联网+农业+检测”占市场主导地位
 1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1
 “跨界明星”DNA 实力“圈粉”材料科学家
 1
 “立方芳香性金属簇合物”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1
 “明星分子”甘露霉素首次实现化学全合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