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Angew. Chem.:在油水界面上基于Suzuki聚合反应合成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8/12/18 20:44:04   阅读:216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自石墨烯发现之后,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COF)薄膜材料一直是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材料在光电器件、能源存储转化、微纳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内部的键合方式主要都是可逆共价键如席夫碱键(-C=N-)或硼氧键(-B-O-),这使得合成的材料容易降解,稳定性低。对于整个领域来说,缺少合适的制备基于高稳定化学键的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的方法,使得材料的后续研究犹如空中楼阁。C-C键是一类高稳定的化学键,其已经在传统高分子构筑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寻找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合成方法用于制备由非可逆C-C键构筑的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也就成为了近年来合成化学领域的圣杯之一。近年来,关于如何探寻此圣杯,已经有了一些零星的报道。但可惜已报到的一些方法适应性极低。最近,湖北大学黎明副教授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报道了一种在油水界面上基于Suzuki聚合反应合成由C-C键构筑的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用性广、原材料易得、可以用于合成二维均聚物和二维共聚物,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工作首先仔细分析了Suzuki反应的机理,发现Suzuki反应体系可以拆分为油相和水相;在整个反应循环中,金属转移步只能在界面上发生并且该步是可逆的。基于以上分析,该工作推导出Suzuki聚合反应在合成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将油溶性单体及催化剂溶解于油相中,将碱溶解于水中,然后将两相置于同一反应容器中并在冰箱中静置一段时间,即可以在油水界面上生成二维共轭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基于该方法,该工作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均匀孔隙的多孔石墨烯材料及一种含有卟啉结构的2DCCOF材料。为了证明2DCCOF的应用价值,本工作使用多孔石墨烯作为沟道材料制备了场效应晶体管(FET),发现该晶体管具有比基于-C=N-键2DCCOF的晶体管大三个数量级的载流子迁移率。另外,该工作还发现多孔石墨烯可作为水裂解产氢(HER)催化剂,其催化效果和N或P掺杂型石墨烯的催化效果相当。这些应用研究将为开发新型的FET沟道材料和无贵金属HER催化剂提供思路。
 

 
本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周登和谭显洋,通讯作者为黎明。黎明博士课题组目前主要从事二维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电、能源、环保方面的应用研究。独立开展工作以来,黎明博士课题组已经在Angew. Chem.、Chem. Sci.、Small、Chem. Eur. J.、Org. Electron. 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联系作者论文多篇。
该论文作者为:Deng Zhou, Xianyang Tan, Huimin Wu, Lihong Tian, Ming Li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11399):

Synthesis of C-C bonded Two-dimensional Conjug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via Suzuki Polymerization on Liquid/liquid Interface
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811399

导师介绍

黎明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4252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微梳理”有效提高碳纳米管性质
 1
  科学家提出纳米石墨带合成新方法
 1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1
  西安交大联合中外大学在《科学》发表最新成果
 1
  西安交大再发《Science》:发现单晶铁电氧化物薄膜超弹性行为
 1
  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零能束缚态首次“现身”
 1
 #薄膜周报#单层二维冰相变研究获进展
 1
 #薄膜周报#镀膜技术助力高压电阻生产
 1
 #薄膜周报#看得见的手—原子力显微镜助力薄膜技术发展
 1
 #薄膜周报#突破—打破太阳能薄膜光电吸收率记录
 1
 #电子材料周报#智能传感器,嘈杂中亦可听见声音
 1
 “不知疲倦”的仿生智能薄膜问世
 1
 “世界上最薄的镜子”有望助人探测宏观世界量子现象
 1
 《AFM》:加点PEG,导电高分子实现自修复!
 1
 《Science》:无机材料外延薄膜制备新方法 可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储光能力
 1
 《Science》刊发:一张薄膜能将室温狂降17℃
 1
 《自然》《科学》一周(11.30-12.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15-5.21)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材料》:前景广阔!实现再生蚕丝热塑成型
 1
 3微米超薄型薄膜实现量产 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1
 4H-SiC衬底表面台阶宽度对GaN薄膜质量的影响
 1
 8mol%钇稳定氧化锆薄膜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1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能够自愈毫米级切口损伤的透明聚合物膜
 1
 Adv. Funct. Mater.:光学特性的独立手性介孔有机硅薄膜
 1
 Adv. Funct. Mater.:协同应变下零泊松比态的单斜[111]PbTiO3薄膜
 1
 G-O/P(MMA-co-BA)共聚物复合薄膜表面三维角锥棱镜结构的卷对卷热辊压成形
 1
 J. Appl. Phys.:聚左旋乳酸压电薄膜分子链构象随外加电场转变的红外光谱学研究
 1
 MG-200型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在薄膜磨损研究中的应用
 1
 Nature:在光敏聚合物薄膜中“兴风作浪”
 1
 Nature子刊:解思深院士-网状碳纳米管结构制作高性能紧凑柔性热电模块
 1
 Nature子刊:由电场控制的间金属薄膜中的电性可逆裂纹
 1
 PECVD法制备高疏水性氟碳聚合物( a-C:F)薄膜的研究
 1
 Science & Nature盘点: 5月材料领域重大进展
 1
 Science:生活小常识,启发单层二维高分子膜的大面积制备
 1
 Science说: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材料结晶性不好?试试催化吧
 1
 TiAlN基薄膜的研究进展
 1
 X射线反射法测量铋系超导薄膜的结构参数
 1
 半导体所等在石墨烯上外延深紫外LED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
 玻璃微珠生产农用棚膜 密度更低
 1
 薄膜截面的TEM样品制备
 1
 薄膜器件的全新应用——测血压
 1
 薄膜太阳能技术将超越晶硅技术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加速升级
 1
 材料头条|一周(7.17-7.22)材料热点汇总,您要看的全在这儿!
 1
 长春光机所等在钙钛矿单晶场效应晶体管方面取得进展
 1
 超薄鞣酸-镍铁配合物薄膜作为高效析氧电催化剂及其活性物种研究
 1
 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 引发全球轰动
 1
 单层氧化物薄膜的新型磁各向异性研究获进展
 1
 单晶铜薄膜纳米压痕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
 弹性反冲探测技术分析薄膜中的氢和氦含量
 1
 等离子发生器能喷涂高质量薄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