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新发现:土星正“吃掉”自己的光环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2/21 23:42:02   阅读:207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行星科学期刊《伊卡洛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土星正在“吃掉”环绕运行的土星环! 

土星的引力正在将土星环中由水冰组成的颗粒吸入上层大气,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土星环会在3亿年后消失。如果将美国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发现的落向土星赤道的“环雨”(在重力的作用下,土星环中的尘埃颗粒和其它材料在不断地降至土星地表)考虑在内,土星环将会在1亿年内消失。 

这个正在逐渐消失的土星环主要由水冰构成,所以显得格外耀眼。长久以来,闪亮光环吸引着包括伽利略在内的众多天文学家的目光,也让他们困惑了几个世纪。 

凝视土星  

太阳系几大亮行星“金木水火土”之一的土星,自古为人所知。它的英文名Saturn来自罗马神话中农神之名,这与其以“土”命名的中文名字似有暗合。  

这颗土黄色光泽的行星,直到近代望远镜发明之后,才开始向世人揭示它的神奇魅力。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率先将望远镜指向了土星。  

他发现土星并不止有单一圆面,在其两侧似乎有一对对称的突起。伽利略的望远镜分辨率有限,他在手绘图中将这对突起绘成两个比土星本体稍小的圆圈,并认为这是土星的两颗卫星。1612年,伽利略发现“两颗卫星”不见了;不过没用多久,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同年的1616年,土星光环再次出现在了伽利略的手绘中,这次他绘制出了一个圆环形状,只是在他的手绘图中,圆环上下两端都被土星遮盖,显示出伽利略当时还是没有搞清光环围绕土星的事实。    

伽利略手绘土星,上图绘于1610、下图绘于1616年 
(图片来源:伽利略手绘) 
1659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使用成像质量更好的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观测。他正确地解释了土星光环发生变化的原因:光环在空间中指向固定的方向,当它在一个“土星年”(大约30个地球年)中以不同的取向朝向地球时,我们会看到光环由丰盈到消失、往复循2环的过程。 

惠更斯还发现了土星最大的卫星,现名为土卫六的“泰坦”(Titan)。不到20年后,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土星的另外4颗卫星,还首度观测到土星光环最显著的特征、现在被称作“卡西尼环缝”的物质稀疏区域。  

示光环角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明显可见卡西尼环缝 
(图片来源: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土星) 
土星光环的本质让几个世纪的天文学家感到困惑。19世纪,美国天文学家基勒指出,土星光环由不连续的很多微粒组成,并非单一连续刚体——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显然的,没有任何物体能承受那么大的剪切力而不碎裂。这在1981-1982年旅行者一号、二号探测器飞越土星之后,变得再明显不过:旅行者号对土星光环所摄得的照片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土星光环微粒在引力扰动下所呈现的一些暂现形态,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土星光环已经呼之欲出。 

土星和变化之中的土星光环F环 
(图片来源:旅行者号拍摄) 
土星之春  

两次短暂的飞越不足以解答人们对土星的种种好奇。从80年代末开始,NASA开始计划一次对土星的长时间环绕探测任务,卡西尼号任务计划逐渐浮出水面。经过几年的研发与准备工作,1997年10月15日,一枚泰坦IVB型火箭将卡西尼-惠更斯探测器送入太空。  

经过几次内太阳系的重力助推操作,2004年6月,土星北半球的隆冬时节,卡西尼号进入了土星轨道。半年之后,惠更斯号土卫六着陆器与卡西尼号分离,卡西尼号开始了孤独而不寂寞的旅行。它的基本任务长度为4年,在那之后,卡西尼号在土星北半球的春天来临之际,执行了长度为2年的“春分点任务”。2010年起,健康状况良好的卡西尼号又踏上了长达7年的“夏至点任务”,这持续到了今年4月。自那之后的5个月,卡西尼号踏上了视死如归的最后旅途,“伟大终章任务”。  

卡西尼号任务跨越土星北半球的冬、春、夏三个季节,这样长时间的观测让我们有足够耐心,静静观察土星的阴晴变化。 

上图为土卫十六与F环,下图为春分附近的土卫三十五与基勒环缝 
(图片来源:卡西尼号)  
在土星光环的罅隙中,卡西尼号发现了土星光环层次分明的条带结构形成和保持的原因:土卫十六“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在暗弱的F环内侧绕土星公转,只有139千米长的这颗小卫星长的像个土豆,所到之处在F环中掀起阵阵波澜,仿佛驱赶羊群的牧羊犬一样驱赶着环中的微粒——这被称作光环中的“牧羊犬卫星”。另一颗大小、形状都差不多的小卫星土卫三十五“达佛尼斯”(Daphnis)占据了另一条赛道:它在明亮的A环外边缘,独自开垦出了一条整洁的小径——基勒环缝。它也时不时用它看似微弱的引力在小径两边卷起一些风浪:“春分点任务”中,卡西尼号借助2009年土星春分日附近太阳侧照光环的宝贵时机,拍下了土卫三十五在基勒环缝两边卷起的、高出光环平面的“浪花”在光环上的影子,让我们得以更直接测量出它的漫步对光环的影响究竟多大。旅行者号只窥得一目的光环变迁瞬间,在卡西尼的眼中终于连成一支支完整的影片。  

土星的美丽光环点燃了无数诗人和科学家的美好幻想。其实,在八大行星中,天王星、木星、海王星可能也曾经拥有行星环,只不过现在已经不明显了。在我们叹息土星环消逝的同时,或许能够看到它便是一种幸运。 

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武汉大学JACS:如何突破上转换纳米探针有限的信噪比
 3
 “锂枝晶”说:你真懂我吗?
 2
 2015 Q.C. CHINA优秀展品风采榜
 2
 2016’Q.C.China技术研讨会
 2
 2016’Q.C.China技术研讨会-邀您了解最新的无损检测及理化测试技术
 2
 2017' Q.C.China技术研讨会-邀您了解最新无损检测技术
 2
 -23℃,德国科学家再次突破高温超导记录,带来超导体的新时代
 2
 超材料可从柔性“秒变”刚性
 2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暨2015 Q.C.CHINA顺利闭幕
 2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现场研讨会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测 解决“三无”和“老旧”电梯问题
 2
 近红外光谱可以改善流感疫苗的生产
 2
 可编程塑料能任意植入“隐形”图案
 2
 食品检测摆乌龙背后:初检机构沦为弱势群体
 2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突围”之路
 2
 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2
 再忆2017 Q.C. China:回顾10年,锐珂与您展望未来!
 2
 这12位科学家曾为光谱学发展做出贡献 你知道几个?
 2
 中国光刻分辨力达22纳米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一届年会暨 第三届“百人奖”授奖大会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 通知
 2
 做理论物理都追求简单?没那么简单!
 2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1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丝墨水”可制造感应细菌的医用手套
 1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
 “相约上材所,学习相控阵”!在线视频
 1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1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中国制造”专利为何难“变现”?
 1
 《2015研究前沿》报告发布 中国在某些重要前沿领先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