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不是金子,也一样会“发光”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12/22 22:54:59   阅读:269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不是金子呢?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孙剑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替代贵金属金或银的铜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与传统铜催化剂完全不同,而与金或银接近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12月22日出版的 Science Advances 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可用作催化剂,但就是太贵

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常常会决定金属的化学性质,金、银、铂族金属等元素电子结构稳定,因此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被称为贵金属。

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可用作催化剂,但常用的是铂、钯、铑、银、钌等,其中尤以铂、铑应用最广。它们的d电子轨道都未填满,表面易吸附反应物,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剂材料。虽然贵金属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实际的应用。

左图是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右图是A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与金、银相比,同族的非贵金属铜更容易失去外围电子,在催化反应中更易被氧化——金属铜在氧化或加氢等催化反应中常表现出铜零价和一价共存的化学态,因此铜催化剂化学性质并不稳定。

把铜“冷冻”一下,就可以替代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

图来源于网络
由于高能等离子体流轰击导致的铜原子产生了增强的电子钻穿效应,以及在俄歇电子谱中表现出增强的CK跃迁效应。(图片来源于论文)
与贵金属相比,铜金属更易获得且价格便宜,因此,该科研团队尝试通过高能等离子体流轰击的方法,改变铜的外围电子结构,使铜表现出贵金属金和银的特性,在催化反应中保持0价态,进而可以替代金、银催化剂。

这种等离子体流轰击铜改变其电子结构的过程被科研人员比喻为对铜催化剂的“冷冻”处理。它是采用磁控溅射装置,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被等离子体化的氩气产生的高能粒子流,定向的轰击铜金属靶,使得金属铜以原子形式均匀沉积于载体表面。通过“冷冻”方式处理过的铜催化剂就从土鸡华丽的转身变成的凤凰,可替代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

实验证明,“冷冻”铜来做催化剂,没毛病

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反应是由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等醇类化学品的重要中间过程之一。铜催化剂催化该反应一般可分为三步,包括初加氢反应生成乙醇酸甲酯,继续加氢生产乙二醇(170-230oC),乙二醇深度加氢生产乙醇(230-280oC)。
上方两张图为240oC和280oC反应条件下,SP和AE两方法制备的铜催化剂在DMO加氢反应中的产物分布。下图为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对比。(图片来源于论文)
科研人员尝试在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反应中,用“冷冻”的铜纳米颗粒催化剂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检验铜是否“变身”成功。实验结果显示,被“冷冻”的铜纳米颗粒在反应过程中可被锁定在金属态,实现在反应温度为230-290oC范围内,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的主产物为高附加值的乙醇酸甲酯,且乙醇酸甲酯的选择性可最高达87%。反应过程中,“冷冻”的铜纳米颗粒催化剂表现出了与贵金属金或银极其类似的催化性能。

该结果颠覆了铜催化剂利于发生深度加氢反应而生成乙二醇和乙醇等醇类化合物的传统认知,证明了铜金属经过处理,可以“土鸡”变“凤凰”。
这种类贵金属的铜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被“冻结”在金属态,类似于战场上穿上黄金盔甲的武士,能有力的抵御敌方的进攻。

来源:新浪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3
 测厚仪原理
 3
 常州毒地事件:检测标准缺失明显 检测设备落后
 3
 认监委:符合这些条件可申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3
 失败四次后,SpaceX 终于既能上天,还能海上回收了
 3
 石墨烯国家标准制定获重要进展
 3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突围”之路
 3
 在长寿命高温材料实验室内 一组高温材料“烤”验近8年
 3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2
 2015 Q.C. CHINA优秀展品风采榜
 2
 当代建筑奇观鸟巢,巨型钢铁屋顶靠它撑起
 2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暨2015 Q.C.CHINA顺利闭幕
 2
 分子大小的晶体管新鲜出炉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盖亚望远镜数据揭秘银河系成因
 2
 跟我一起,一口一口吃掉“混沌”!
 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测 解决“三无”和“老旧”电梯问题
 2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2
 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出炉
 2
 人为什么会有意识?一切可能都与振动有关
 2
 如何检测重金属?
 2
 我国科学家实现OLED的新突破——高效自由基发光器件
 2
 新技术实现常温常压制备高纯度氢气
 2
 羽绒服、牛仔裤换来了中国第一个“人造太阳”
 2
 子弹都打不碎的玻璃,为何用手轻轻一碰就碎了?
 2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1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高分子材料周报#果胶——特殊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1
 #国内材料周报#可塑性可调石墨烯类突触器件的实现
 1
 #国内材料周报#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核控制形核和快速生长
 1
 #新能源材料周报#低成本高性能的纸状电极
 1
 #新能源周报#太阳能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强强新组合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海星6000”完成首次科考应用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即插即用”技术如何让化学合成“大众化”?请看这篇Science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