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Angew. Chem.:水系超级电容器体积能量密度新纪录:一类超高密度无金属多级孔碳储能材料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1/17 11:14:05   阅读:389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向着轻量化、小型化的快速发展,开发与之相匹配的兼具高体积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长寿命超级电容器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综合性能,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电容器电极材料。多级孔碳材料具有高的功率密度、理想的长循环特性以及快速的充放电性能,是当前超级电容器研究的最主要电极材料。然而,多级孔碳材料至今未能实现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主要原因是体积能量密度仍然远低于商业化的二次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电池等。
 

最近,温州大学的王舜教授课题组,与温莎大学的王继昌教授、阿贡国家实验室的陆俊研究员合作,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含氮杂环化合物与卤代共轭二烯间原位脱卤聚合的新方法,设计构建了一系列具有超高真实密度(1.58-1.99 g cm-3)的多重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级碳材料。运用N,P,O-三重掺杂多级孔碳材料构建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创造了无金属碳材料在碱性水系介质中很高的体积比电容(760 F cm-3)和迄今最高的体积比能量(36.8 Wh L-1)以及大电流(10 A g-1)充放电条件下的长循环寿命(> 6万次),性能媲美当前广泛使用的镍氢电池。该研究为多级孔碳材料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第一作者为温州大学金辉乐副教授。

该论文作者为:Huile Jin, Xin Feng, Jun Li, Matthew Li, Yuanzhi Xia, Yifei Yuan, Chao Yang, Bin Dai, Zhiqun Lin, Jichang Wang,* Jun Lu,* Shun Wang*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13686):

A New Class of Heteroatom-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ith Unprecedented High Volumetric Capacitive Performance
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813686

导师介绍

王舜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3489

陆俊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9561

王继昌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0820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把太阳能储存起来,可以靠盐湖
 1
 材料科学:关于孔隙的故事
 1
 大连化物所二维金属碳化物基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1
 二维金属碳化物基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1
 福建物构所无金属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获进展
 1
 河北农业大学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1
 举杯共饮,同庆工程师们研发出新型储能材料
 1
 潘峰课题组研发新型超高比表面积纳米介孔碳储能材料
 1
 铍对Al-34%Mg共晶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1
 奇思妙想: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用作储能材料
 1
 深圳先进院在电介质储能材料领域获进展
 1
 石墨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材料
 1
 铜含量对304不锈钢在Al-12Si-xCu合金熔体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
 1
 伪粒子在光敏材料行进
 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无铅氧化物薄膜储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
 新型储能材料成供暖“黑科技”
 1
 新型储能材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纳米级分析
 1
 新型固态储能材料 有望让我们穿上“阳光”外衣
 1
 研究在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1
 原子铺层——打造新储能材料
 1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功制备三维黑磷超级电容
 1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于淑会研究员和孙蓉研究员在电介质储能材料领域获得新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