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宁波材料所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2/21 15:10:17   阅读:138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电子皮肤可模仿人体皮肤对外界环境(包括对压力、温度及化学等刺激)的感知,因而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尽管近年来电子皮肤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感应材料的响应灵敏度不足、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及感应的范围窄等诸多问题,这些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要解决以上问题,选用具有优异性能的活性材料和设计合理的器件结构是关键。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因其优越的物理、化学以及电学性能成为制造高性能柔性传感器最常用的活性材料之一。然而,由于碳材料本身无弹性,因而在构筑柔性器件时,往往需要与柔软且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复合的同时尽量保持其本身性能。因此,开发出有效的方法将碳基材料与高分子有效复合,对开发出高性能柔性可穿戴器件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涛团队前期研发了系列基于碳材料的高分子复合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Adv. Funct. Mater., 2015, 25, 2428; J. Mater. Chem. A, 2015, 3, 4124; J. Mater. Chem. A, 2016, 4, 10810; Chem. Mater., 2016, 28, 7125; Chem. Commun., 2017, 53, 1949; J. Mater. Chem. A, 2018, 6, 10217; J. Mater. Chem. C, 2018, 6, 6666; Nature Commun., 2018, 9, 4051; Chem. Commun., 2018, 54, 12804),这些高分子碳基复合体系是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的重要材料基础。

模仿生命体系,有助于人们设计高效的传感器件。例如,水分子在人体大部分代谢过程中至关重要,可通过实时监测人体皮肤表面和呼出的空气周围水分子的含量和分布,获得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信息。近期,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聚多巴胺/石墨烯纳米异质结的柔性仿生湿敏材料。这种材料通过自组装可以在电极间形成规则的层状二维结构膜,并且通过调控聚多巴胺量可以在0.7nm到1.4nm范围精确调控其层间距。其中所存在的纳米级孔道结构有利于水分子快速运输,在动力学上保证器件快速的响应与回复,层间中的聚多巴胺分子可以通过氢键快速“捕获”水分子与“释放”水分子,在热力学上保证器件快速的响应与回复。利用该传感器,研究人员构筑了一套柔性可穿戴器件,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监控呼吸、运动甚至说谎等心理活动所引起的人体非常微弱的湿度波动信息(Chem. Mater., 2018, 30, 13, 4343-4354)。

在高分子碳基复合体系的设计中,特别是面向柔性传感器的应用中,非对称复合有助于发挥高分子及碳基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最近,该团队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潘曹峰团队合作,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片层在水/空界面的二维宏观薄膜的组装,以所得石墨烯膜作为传感层与具有微纳结构的PDMS弹性体组成非对称复合结构,其中石墨烯膜传感层的导电性和厚度通过调控组装层数可以得到很好地平衡。所得传感器表现优异的综合性能,同时具有高灵敏度(1875.53kPa-1)和宽线性检测范围(0-40kPa)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超高的信噪比(78db)。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构建了一套通用、高精度、可穿戴的无线脉搏监测系统。该传感系统相比于商用可穿戴脉搏传感器有诸多优势,该系统除具有良好柔性与穿戴舒适性外,还具有高精度、抗身体运动干扰的优势,并实现在日常运动过程中(在跑步或骑自行车时)实时检测动脉脉搏信号,有望用于个性化诊断(Nano Energy, 2019)。

以上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3203)、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LH036)、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74433KYSB20170061)等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930148X?via%3Dihub
 

图1 基于聚多巴胺/石墨烯纳米异质结的柔性仿生湿敏材料应用于柔性可穿戴器件 


图2 自组装石墨烯-PDMS非对称复合结构材料应用于高精度脉搏实时检测柔性可穿戴器件 


来源:鲁班科学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
 “18项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未来十年之重任!
 1
 《Science》发布玻璃材料新突破 沾点高分子可完美解决脆性问题?
 1
 《先进材料》刊登中国科大碳基材料电催化析氢研究进展
 1
 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涉钢铁、高分子、机械等领域
 1
 3D打印份额竞争再升温 高分子材料大机会
 1
 Nano Energy:具有超强光热转换性能的Au@Bi2MoO6-CDs复合材料,用于海水淡化和温差发电
 1
 Science:生活小常识,启发单层二维高分子膜的大面积制备
 1
 北京化工大学建成首条超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生产线
 1
 比肥皂泡还薄 中美科学家研发出可自修复的高分子二维薄
 1
 不伤眼、超省电、产业化潜力大!吉林大学研发全新的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
 1
 从专利角度分析国内外碳纤维之发展(上)
 1
 电子皮肤比你想象中还要敏感,连胡茬子都能分辨
 1
 东华大学刘庚鑫特聘研究员Macromolecules:巨型分子作为软团簇展现出协同玻璃态
 1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研究员《AFM》: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1
 对石墨烯取而代之,掀起高分子功能应用新高潮?—高分子/MXene纳米复合材料综述
 1
 多功能感知的新型柔性电子皮肤
 1
 非对称仿生界面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获系列进展
 1
 高分子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概况
 1
 高分子材料新型涂层让隐形眼镜更安全
 1
 高分子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盘点
 1
 给水凝胶-弹性体电子皮肤装上“机械锁”
 1
 国家杰青周绍兵:用高分子材料挑战肿瘤君
 1
 过犹不及——硅电极材料中的高分子粘结剂
 1
 哈工大开发出电子体毛 能感知材料的光滑度和摩擦力
 1
 华中科技大学吴豪研究员团队和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在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取得新成果
 1
 环保高分子枕头 分分钟清除污染物
 1
 敬请期待《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度专题报道
 1
 敬请期待《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度专题报道
 1
 举杯共饮,同庆工程师们研发出新型储能材料
 1
 可降解的电子皮肤!透过率高达91.1%!南工大团队研发鱼鳞制作的柔性光电子基材
 1
 两种高分子混一混,就能发篇Science
 1
 棉花变身多功能水凝胶 可用于电子皮肤
 1
 秒懂新型高分子材料
 1
 南京大学透明柔性电子皮肤研究新突破
 1
 南开大学梁嘉杰团队《Nano Letter》:可印刷及可拉伸的“温度-应变”双参数传感器
 1
 宁波材料所在非对称高分子二维复合薄膜制备 及其可穿戴传感器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高分子水凝胶驱动器方面取得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材料构建及其功能协同方面获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材料构建及其功能协同方面获进展
 1
 清华大学朱宏伟教授团队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凝胶柔性应变传感材料上取得进展
 1
 热点 | 噢力给,超快凝胶制备
 1
 柔性电介质高分子可以承受高温
 1
 柔性电子器件的福音!鲍哲南最新《自然 材料》:高度可拉伸高分子半导体薄膜里的多尺度排列
 1
 柔性电子器件用超高弹性导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
 三次打破“进口垄断”,源于研发者“找到”的能力
 1
 上海大学Macromolecules:光控降解型温度敏感环糊精聚轮烷
 1
 我国学者在聚合物聚集态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1
 吸附型高分子或能摧毁多种病毒
 1
 新配方可生产廉价环保塑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