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上海大学Macromolecules:光控降解型温度敏感环糊精聚轮烷
发布:blast_k   时间:2019/5/15 16:44:26   阅读:144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引言】

本文介绍了一类光控降解型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PRX)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该类聚轮烷在水相中均表现出特征的温度敏感行为:相变迅速且过程可逆,滞后现象小且相变温度可调,这与之前报道的甲基化PRX明显不同。基于机械互锁结构,PRX在溶液中稳定,但当封端基团被UV裂解后可完全降解成亲水性组分,PRX的温敏行为也随之消失。此外,烷氧醚化聚轮烷在相变温度以上聚集形成微米级球状聚集体,但在冷却或UV照射下快速解聚。这种双控的聚集与解聚集行为可用于对疏水性客体分子的可控释放。本工作提供了一类可降解的温度敏感型聚轮烷的有效合成方法,同时阐明了聚轮烷拓扑结构对温敏性能及降解行为的重要影响。

【成果简介】

环糊精聚轮烷由于其合成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和易于官能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各类环糊精聚轮烷衍生物相继得以报道,特别地,甲基化环糊精聚轮烷具有特征的温度敏感行为,但其相变区间通常较宽,且回复滞后性明显。尽管已有报道采用寡聚烷氧醚修饰聚轮烷以调节其水溶性和细胞内化效率,但获得的PRX衍生物仍具有较宽的相变温度范围,滞后行为则鲜有研究。此外,聚轮烷拓扑结构对温度敏感行为的影响也尚不清楚。

近日,上海大学的张阿方教授和闫家涛博士(共同通讯)在Macromolecule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OEGylated Cyclodextrin-Based Polyrotaxanes Showing Remarkable Thermoresponsive Behavior and Photocontrolled Degradation”的文章。研究人员采用他们之前报道的烷氧醚化环糊精衍生物(J. Mater. Chem. 2012, 22, 17424; Polym. Chem. 2015, 6, 130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13258)为构筑基元,结合封端基团的光控裂解行为,制备了一类可降解的温敏环糊精聚轮烷。

【图文导读】

图1 温度敏感型环糊精聚轮烷及其光控降解行为


 
图2 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的合成示意图


 
图3 环糊精聚轮烷的1H NMR谱图


 
图4 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的浊度曲线及浊点的浓度依赖性


 
(a)0.25 wt%的烷氧醚化PRX水溶液的透射率对温度的曲线图。 实线对应于加热过程,虚线对应于冷却过程;

(b)Tcps的浓度依赖性。

图5 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的变温1H NMR谱图


 
(a)在D2O中PRX1-DEG1;

(b)UV照射后的PRX1-DEG11.1。

图6环糊精聚轮烷的光降解行为


 
(a)用350nm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的0.25 wt% PRX1-DEG11.1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

(b)PEG1和UV照射前后PRX1-DEG11.1的GPC曲线。洗脱液是DMF。

图7 光降解对温敏行为的影响


 
(a)UV照射前后的PRX1-DEG11.1,PRX1-TEG11.8和PRX1-TEG13.6-F的0.25 wt%水溶液的透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b)在37℃下0.25 wt%PRX1-DEG11.1溶液的透射率与UV照射时间的关系图。

图8 在不同条件下0.25 wt% PRX1-DEG11.1水溶液的光学显微照片


 
图9 荧光客体分子的释放行为研究


 
(a)丹磺酰胺在0.25 wt% PRX1-DEG11.1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比值FT / F24对温度的变化曲线。 FT和F24分别代表特定温度和24℃下的荧光强度;

(b)丹磺酰胺在0.25 wt%PRX1-DEG11.1水溶液于37℃下的荧光强度比值F37-UV / F37对紫外照射时间的曲线图。 F37和F37-UV分别表示在37℃下不经过UV照射和经过不同时间UV照射的荧光强度。

【结论和展望】

论文报道了一类光降解型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的合成,以及聚轮烷拓扑结构对聚轮烷温度敏感行为和降解行为的显著影响。该类PRX在水溶液中表现出特征的热响应行为,具有快速和可逆的相变,滞后性小,且相变温度可通过改变低聚烷氧醚的接枝率或链长在30-55℃的范围内调控。有趣的是,烷氧醚化环糊精“轮子”在相变温度以上发生脱水塌陷,而PEG主链缺保持较高的水合状态,这可能促进了环糊精“轮子”沿主链的滑移。基于其机械互锁的结构,PRX在溶液中稳定,但在封端基团UV裂解后可完全降解成亲水的组分,其温敏行为随之消失。这证明了封端基团对于控制PRX的温度敏感行为和降解行为至关重要。此外,温敏PRX在相变温度以上形成微米级球状聚集体,但在冷却或UV照射时快速解聚,从而被应用于对客体分子的控制释放。基于独特的轮烷结构、卓越的热响应性和光控降解性,这些烷氧醚化环糊精聚轮烷将在药物输送、智能生物材料和驱动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链接: OEGylated Cyclodextrin-Based Polyrotaxanes Showing Remarkable Thermoresponsive Behavior and Photocontrolled Degradation (Macromolecules,2019,DOI: 10.1021/acs.macromol.9b00267)

【团队成果】

此外,该团队近年来在烷氧醚类温度敏感型聚合物领域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树形烷氧醚聚合物、树枝化多肽聚合物及其水凝胶材料,并实现了在蛋白质负载及活性保护、分子识别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相关工作发表在Macromolecules, Poly. Chem.和J. Mater. Chem. B等刊物上。

来源:材料牛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18项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未来十年之重任!
 1
 《Science》发布玻璃材料新突破 沾点高分子可完美解决脆性问题?
 1
 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涉钢铁、高分子、机械等领域
 1
 3D打印份额竞争再升温 高分子材料大机会
 1
 Science:生活小常识,启发单层二维高分子膜的大面积制备
 1
 北京化工大学建成首条超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生产线
 1
 比肥皂泡还薄 中美科学家研发出可自修复的高分子二维薄
 1
 不伤眼、超省电、产业化潜力大!吉林大学研发全新的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
 1
 从专利角度分析国内外碳纤维之发展(上)
 1
 东华大学刘庚鑫特聘研究员Macromolecules:巨型分子作为软团簇展现出协同玻璃态
 1
 对石墨烯取而代之,掀起高分子功能应用新高潮?—高分子/MXene纳米复合材料综述
 1
 非对称仿生界面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获系列进展
 1
 高分子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概况
 1
 高分子材料新型涂层让隐形眼镜更安全
 1
 高分子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盘点
 1
 国家杰青周绍兵:用高分子材料挑战肿瘤君
 1
 过犹不及——硅电极材料中的高分子粘结剂
 1
 环保高分子枕头 分分钟清除污染物
 1
 敬请期待《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度专题报道
 1
 敬请期待《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度专题报道
 1
 两种高分子混一混,就能发篇Science
 1
 秒懂新型高分子材料
 1
 宁波材料所在非对称高分子二维复合薄膜制备 及其可穿戴传感器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高分子水凝胶驱动器方面取得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材料构建及其功能协同方面获进展
 1
 宁波材料所在智能荧光高分子水凝胶的材料构建及其功能协同方面获进展
 1
 清华大学朱宏伟教授团队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凝胶柔性应变传感材料上取得进展
 1
 热点 | 噢力给,超快凝胶制备
 1
 柔性电介质高分子可以承受高温
 1
 柔性电子器件的福音!鲍哲南最新《自然 材料》:高度可拉伸高分子半导体薄膜里的多尺度排列
 1
 三次打破“进口垄断”,源于研发者“找到”的能力
 1
 吸附型高分子或能摧毁多种病毒
 1
 新配方可生产廉价环保塑料
 1
 新型薄膜让净水更高效廉价
 1
 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基钢铁防锈剂的研制
 1
 这种可逆材料一面可以保持凉爽 另一面可以保暖
 1
 郑州大学张彬教授系统评述: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高分子超薄膜结晶机理及功能化调控
 1
 中国散裂中子源:“超级显微镜”带你格物探微
 1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