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Nano Energy:高度可拉伸,透明,耐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适用于宽温度范围内的能量收集和运动传感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7/30 8:44:27   阅读:22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成果简介】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已被开发为高效且可持续的电源,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来开发可以收获各种形式,尤其是来自人体运动的能量的机械能的柔性TENG的可穿戴设备。特别是,由于可穿戴设备符合柔软的人体组织和频繁的人体运动而不会降低设备性能,并且透明度有助于视觉传输信息的潜在应用。因此,柔软、可拉伸和透明的TENG在可穿戴电子产品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游正伟等人在Nano Ener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onogel-based, highly stretchable, transparent, dur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motion sensing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的文章。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凝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I-TENG),具有高拉伸性(> 400%),透明度和宽温度耐受范围(-20至100°C)。含有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EMI] [DCA]))的离子凝胶通过紫外光聚合3-甲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磺酸盐(DMAPS)和丙烯酸一步制备。过硫酸铵作为光引发剂。离子凝胶网络由DMAPS部分上的侧链两性离子官能团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液体离子和离子化基团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构成。所制备的离子凝胶表现出高拉伸性(~800%),透明性和离子导电率。离子凝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组成的I-TENG在负载电阻为10MΩ时的峰值输出功率为1.3 W m-2。此外,I-TENG具有优异的抗疲劳和耐久性能,其电输出性能至少稳定一个月。I-TENG可以从各种人体运动中获取机械能,并作为自供电的人体运动传感器。更重要的是,I-TENG能够在-20至100°C的宽温度范围内实现长期稳定的电输出和传感性能。

【图文导读】
 

图1 I-TENG的设计和离子凝胶的表征
(a)具有夹层结构的I-TENG;(b)离子凝胶和I-TENG的透明性;(c)I-TENG的透明度和不同的机械变形;(d)I-TENG共形地附着在手腕上;(e)离子凝胶和I-TENG的单轴拉伸试验。


图2 I-TENG的工作机理和电输出性能
(a)I-TENG的工作机制;(b)开路电压VOC;(c)短路电流和短路电荷量Q(插图);(d)不同接触面积的I-TENG输出电压;(e)I-TENG的输出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随外部负载电阻的变化;(f)I-TENG超过7000次循环的耐久性;(g)1000次100%应变循环前后I-TENG输出电压的比较。TENG处于初始状态和100%应变状态(插图)。


图3 使用I-TENG进行能量收集
(a)I-TENG点亮40盏绿色LED;(b)以I-TENG为电源的4.7μF,10μF,22μF和47μF商用电容器的充电曲线;(c)自充电系统的图像和等效电路,其使用从I-TENG收集的能量来为电子表供电;(d)由I-TENG充电并用于为电子表供电的22μF电容器的电压循环曲线。


图4 在30℃或100℃下相对湿度(RH)为30%的干燥环境中I-TENG与H-TENG稳定性比较
(a)H-TENG和I-TENG的实物图片;(b)TENG中水或离子液体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I-TENG和(d)H-TENG在不同时间点的开路电压;(e)离子凝胶和I-TENG的重量保留随时间的变化;(f)100℃下I-TENG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图5 水凝胶、离子凝胶和双电极I-TENG的低温耐受性照片
(a)水凝胶在-20℃下结冰易碎,而离子凝胶在-20℃下仍具有良好的拉伸性;(b)双电极I-TENG的示意图;(c)室温(R.T.)和(d)-20 ℃下,在不同弯曲角度下双电极模式下I-TENG的电压。

【小结】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离子凝胶的新型TENG,其在-20至100℃的宽温度范围内甚至在拉伸状态下,显示出高透明度,可变形性,耐久性和稳定的电输出性能。I-TENG展示了有效的生物力学能量收集和自供电生理监测,表明其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E-skin),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中的巨大潜力。未来,研究人员将开发更高效的离子凝胶和相关密封材料,以改善I-TENG的各种性能,适用于各种应用。此外,可拉伸,柔软和透明的离子凝胶可以成为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的其他电子设备(可拉伸超级电容器,软体感应驱动器,多功能传感器等)的理想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甚至在沙漠和雪原等恶劣条件下使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博士生孙利杰,游正伟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管清宝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东华大学励志计划等基金的资助。

文献链接:Ionogel-based, highly stretchable, transparent, dur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motion sensing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Nano Energy,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19.06.043)


来源:材料牛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西安交大研发获得具有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
 1
 《Science》子刊:解决困扰40年之久的难题!溶剂处理获透明铁电尼龙薄膜
 1
 《先进材料》:神奇“玻璃”!摩擦能变透明
 1
 Adv. Mater. || 用于可拉伸介电材料的液态金属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宇航和浙江大学宋吉舟Adv. Funct. Mater.: 功能性软复合材料作为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热保护基底
 1
 陈济桁| 美空军实验室科学家发现独特的可拉伸导体
 1
 窗户也能吸收太阳能:科学家成功研发全透明太阳能材料
 1
 东华大学王宏志教授团队:可拉伸智能变色纤维
 1
 钢铁表面水性透明耐蚀涂层的研制
 1
 更柔、更耐用--使用新型弹性体实现可拉伸、抗撕裂、稳定并可自修复的有机柔性半导体
 1
 国外3D打印技术前沿最新集锦(0804-0915)
 1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PNAS》:设计高韧性、低滞后性的可拉伸材料
 1
 基于玻璃态-晶态转变控制的透明纳米陶瓷制备方法
 1
 加拿大报道“合二为一”能软能硬的盐凝胶!软机器人、粘合剂领域应用潜力大
 1
 将“简单”做到极致:天然小分子一步制备功能聚合物材料!
 1
 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新型半导体材料同时具有3种不同属性
 1
 美国休斯顿大学余存江Adv. Mater.:完全由可拉伸弹性电子材料制成柔性电子设备
 1
 南大研制出具有时钟功能的可拉伸显示器 实现贴肤穿戴的信息显示
 1
 南开大学黄毅教授系统评述:基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新型可拉伸超级电容器
 1
 南开大学梁嘉杰团队《Nano Letter》:可印刷及可拉伸的“温度-应变”双参数传感器
 1
 南科大蒋伟教授课题组Nat. Chem.:剪切力诱导组装瞬态高度可拉伸水凝胶
 1
 能制成透明防紫外线太阳能电池的新材料来袭
 1
 宁波材料所:剪纸艺术打造超高稳定性、可拉伸柔性太阳能电池
 1
 宁波材料所等开发出新型超宽带透明电磁防护材料
 1
 清华大学王训团队制备出高柔性、可拉伸的纳米线超晶格纤维
 1
 让太阳能电池板变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1
 柔性电子器件的福音!鲍哲南最新《自然 材料》:高度可拉伸高分子半导体薄膜里的多尺度排列
 1
 柔性透明的可穿戴式触摸键盘系统诞生
 1
 深圳先进院柔性可拉伸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1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Nat. Mater.》:由“微”至“著”的多尺度有序可拉伸半导体高分子薄膜
 1
 铜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制备与性能
 1
 透明、耐磨、超疏液还有柔性,这个涂层不简单
 1
 透明高导电性分子电荷转移盐用于锂离子存储
 1
 透明木头:美观实用的新材料
 1
 我学者成功研发 新型触觉电子皮肤
 1
 用于柔性和可拉伸电子设备的银纳米线电喷印技术
 1
 中国科大徐航勋教授课题组:可拉伸聚合物实现高灵敏度多功能无线感知
 1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胡卫国&王中林团队在可拉伸自充电织物领域取得新进展
 1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王磊研究员和李晖副研究员:柔性可拉伸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1
 中山大学周剑副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 》:在可拉伸的纤维导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