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温室气体的救赎: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制备石墨烯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8/20 8:37:46   阅读:156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如果说石墨烯是近些年商品化最为成功的科学“概念”,一定不为过。石墨烯面膜、石墨烯充电宝、石墨烯手机,甚至石墨烯内衣……石墨烯早已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和人家聊起自己研究的是石墨烯,一点高大上的感觉都没有。
 

上网查“石墨烯”的结果

鉴于食堂打菜的阿姨都知道石墨烯,那么关于石墨烯的背景介绍就在此省略了(没错,我就是懒)。

但是,现代科技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大众习以为常,“专家”遍地走的领域,往往正统科学界却连它最基础的方面都还没有研究通透。眼前就是一个例子:石墨烯的制备。

制备石墨烯的主流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气相沉淀法(CVD)、氧化石墨还原法,其中氧化石墨还原法,因为成本低、原料易得,被很多勤(pín)俭(qióng)的实验室选用作为获取石墨烯的途径。笔者刚进实验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臭名昭著”的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体验只能用《三天三夜》这首嗨歌来形容——“完全都不会疲倦,我还要再跳三天三夜~~~”。至于制备出来的石墨烯品质如何,做过的朋友一定都清楚,大不了就再跳三天三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CVD法可能才是石墨烯生产的未来。CVD法简单概括就是在高温、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向基底金属箔片通入碳源气体,使甲烷在金属基底上沉积与生长,最后再把金属表面的石墨烯剥离下来。
 

CVD法制备石墨烯的流程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主要的CVD法中,碳源气体是甲烷。但是甲烷应用价值比较高……比如可以用来炒菜(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饿了),同时甲烷易燃易爆,不论是储存还是运输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工业的发展。所以寻找安全、低成本、易获取的碳源就是石墨烯工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近期,Wiley旗下的刊物ChemSusChem 发表了一篇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论文,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在常压下高温反应,一步法CVD制备石墨烯。
 

反应装置与原理图。图片来源:ChemSusChem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就能够获取,在环保人士眼中还是破坏环境、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如果能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价值的石墨烯,显然是变废为宝,功德无量。

事实上,过去曾报道过一些基于两步CVD法,或者电化学沉积法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石墨烯,但是制备出的产品产率较低,层数较高,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组成的金属基底。图片来源:ChemSusChem

本研究中,KIT的研究人员从金属基底出发,在Cu、Pd的比例、组合方式各不相同的金属基底上沉积二氧化碳,通过拉曼光谱观察产物的D、G、2D峰,通过AFM对产物的厚度进行表征,通过SEM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石墨烯产物与金属基底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这种制备方法中,金属基底不仅仅作为二氧化碳沉积的载体,同时也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反应的金属基底中需要含量较高的Cu,只有Cu的含量超过82 at%时,才能够获得较好的二氧化碳转化效率。这可能是由于Cu含量的增高有助于提升基底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而Pd含量的增高则会减少二氧化碳的还原。
 

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拉曼光谱、TEM等表征。图片来源:ChemSusChem

基于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研究人员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1)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与Cu-Pd基底相互作用,弱化二氧化碳中的一根C=O键,导致一个氧原子稳定性下降;(2)环境中的氢气与二氧化碳中稳定性下降的氧原子反应,产生水、一氧化碳,或其它含有C、H、O的小分子;(3)CO作为前体在基底表面快速沉积为石墨烯。总反应可以用下面一个方程式表达:

虽然该方法已经能够实现少层、厚度为6-10 nm的石墨烯的制备,但是该反应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达到1000摄氏度,容易发生金属基底的“脱湿”(dewetting)现象,导致石墨烯的异质生长,影响产物的质量。所以,在最后的结论中,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克服这一缺点将会使该方法得到更好的应用,帮助生产高品质的石墨烯。
 

利用SEM+EDS对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图片来源:ChemSusChem

讲到最后,很多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小伙伴应该有点失望,本来以为能刷到一个简单的石墨烯制备方法,结果却发现这根本无法在普通实验室中实现。不过,此类研究却有可能带动石墨烯工业的发展,推动石墨烯的降价,到时候咱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让老板直接去买石墨烯回来了(虽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希望总是要有的是不是~)。至于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去买石墨回来,三天三夜跳不停吧!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ssc.201901404):

Direct Conversion of CO2 to Multi-Layer Graphene using Cu-Pd Alloys
Concepción Molina-Jirón, Mohammed Reda Chellali, C. N. Shyam Kumar, Christian Kübel, Leonardo Velasco, Horst Hahn, Eufemio Moreno-Pineda, Mario Ruben
ChemSusChem, 2019, 8, 3509-3514 , DOI: 10.1002/cssc.201901404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2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可将二氧化碳转成液态燃料
 2
 《自然》《科学》一周(8.31-9.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
 二氧化碳可用于分离石墨烯
 2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视网膜假体有望为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光明
 2
 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一种利用铜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烯的方法
 2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等离子体宏观制备石墨烯取得突破性进展
 1
  哥廷根大学:石墨烯可提高超分辨率显微镜性能
 1
  国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石墨烯灯泡,有望用于未来手机屏幕和芯片
 1
  加拿大公司在石墨烯橡胶研发获突破
 1
  上海交大报道黑磷制纳米材料 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和免疫稳态
 1
  双层-双层转角石墨烯中的关联绝缘态研究获进展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我国首个石墨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1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涂层防止管道遭到细菌腐蚀
 1
  有朝一日,我们或许可以用二氧化碳生产塑料
 1
  中国科学家在单层石墨烯力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它"号称能秒杀OLED?
 1
 #薄膜周报# NASA航天器的新型保温“外衣”
 1
 #薄膜周报#单层二维冰相变研究获进展
 1
 #薄膜周报#厚度低于10nm的尼龙(聚酰胺)滤膜
 1
 #电子材料#首次发现微磁区导电,有望扩展磁存储空间
 1
 #电子材料周报#超晶格设计实现多铁性特征
 1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1
 #电子材料周报#浸涂技术开发新型纤维状发光二极管
 1
 #电子材料周报#看电子如何在新材料中“旅行”
 1
 #电子材料周报#史无前例的超导石墨烯薄片
 1
 #电子材料周报#芯片超材料助力量子计算机发展
 1
 #电子材料周报#有望实现光通路的硅基超材料
 1
 #国内材料周报#大连理工大学创制结晶性二氧化碳聚合物获得突破
 1
 #国内材料周报#可塑性可调石墨烯类突触器件的实现
 1
 #国内材料周报#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核控制形核和快速生长
 1
 #国内材料周报#自旋量子通道转换“入住”石墨烯分子条带
 1
 #纳米周报# 刷新单分子二极管的最高纪录
 1
 #纳米周报#神奇!石墨烯竟然和大脑碰出“爱情火花”?
 1
 #纳米周报#石墨烯生产新方法,有望实现半价生产
 1
 #纳米周报#源头治理:从光源控制光噪
 1
 #新能源周报#3D打印、石墨烯、新能源三者合体
 1
 #新能源周报#为光伏产业带来革命的新型纳米太阳能电池
 1
 #一周国内材料科研#济南大学研究出用于测定胰岛素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1
 “白色石墨烯”可大幅提升陶瓷材料性能
 1
 “白石墨烯”与石墨烯配对制备超薄电子器件的新方法
 1
 “吃雾”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减少大气污染
 1
 “钢筋石墨烯”—— 100倍于钢材强度的超级材料面世
 1
 “简单到发指”的刚玉纳米粒制备,值得一篇Science
 1
 “魔角”石墨烯位居榜首
 1
 “三合一”石墨烯基太赫兹探测器问世
 1
 “石墨烯之父”又发现超级材料:或是半导体的未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