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Adv. Mater.:纤维基智能可穿戴电子系统的研究进展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9/10 8:13:30   阅读:234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基于纤维与纤维集合体的微电子系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智能纺织技术,人们可以将常规的纤维与织料赋予一定的功能特性,也可以设计与制备多级次纤维或纱线,并将其组装成智能织料或衣物。理想的纤维基可穿戴系统集成传感、伺服、通讯与记忆等功能,并且可以自供电、自修复与自清洁。相对于其他可穿戴体系,纤维基可穿戴系统大多轻盈、柔软,使用稳定性高,对使用对象日常行为的干扰小,并且可以结合服装设计,获得更好的美感与舒适度。纤维基可穿戴系统在人机交互、医疗保健、物联网、交通运输以及智能城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纤维基可穿戴系统的研究融合了物理、化学、材料、纺织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中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图1. 人体表面的智能可穿戴系统载体。

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研究中心的陶肖明教授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纤维基可穿戴微电子系统的研究,在纤维基电路、传感器、能源器件以及纺纱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系统而深入的工作。近日,陶肖明教授团队系统总结了这一领域近5年的研究工作,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mart Textile Integrated Microelectronic Systems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文章第一章介绍了纤维基可穿戴微电子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在第二章里,作者列举了纤维基器件的制备工艺,包括表面镀膜、打印、纺丝,以及通过编织、刺绣等工艺将功能纤维制成智能织料等。第三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纤维基可穿戴系统的功能元件,包括传感器、效应器、显示装置、电路板、能源装置等,并对近年来海量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比与评价。第四章中,作者介绍了构建包含多种功能元件的集成系统的一些方法与必备要素,包括控制器、计算器、连接装置与数模转换装置等。尽管针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热度相对低于纤维基器件,但这些元件对于纤维基可穿戴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在工程领域有着显著的意义。第五章中,作者对纤维基可穿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尽管目前纤维基可穿戴系统以应用于人类为主流,然而目前,针对于非人类体系的应用也有了许多尝试,包括建筑质量监测、管道运输监测、畜牧管理等。第六章中,作者系统描述了纤维基可穿戴器件相关的安全问题,包括材料安全与信息安全,这在先前该领域的综述中十分罕见,也进一步提高了本综述对工程领域的侧重。最后一章中,作者简要总结和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图2. 纤维基可穿戴电子系统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陶肖明教授团队5年前在同一期刊也发表了题为“Fiber-Based Wearable Electronics: A Review of Materials, Fabrication,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本次新综述的发表不仅展示了近5年中材料与技术的革新,也从更广阔、更深入的角度对该领域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能够在5年后再度接受同一主题的邀稿,也从侧面说明该杂志对陶肖明教授团队工作的认可。

本综述的第一作者为香港理工大学纺织服装学系的博士后史济东与博士生刘苏,通讯作者为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服装学系的陶肖明教授、陈韦教授以及应用物理学系的柴扬教授。本综述的撰写也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人员的参与和帮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901958):

Smart Textile-Integrated Microelectronic Systems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
Jidong Shi, Su Liu, Lisha Zhang, Bao Yang, Lin Shu, Ying Yang, Ming Ren, Yang Wang, Jiewei Chen, Wei Chen, Yang Chai, Xiaoming Tao
Adv. Mater., 2019, DOI: 10.1002/adma.201901958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吉林大学预测一种富氢超导体有望在200℃下工作
 1
  美国利用旋转3D打印制造高强度材料
 1
 ?材料的静电设计:一种全新的方法
 1
 ?对于碳的多事之秋,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材料——一种人人都用的起的超级过滤器
 1
 “2017材料物理测试新技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1
 “3D打印材料及检测技术”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3D打印材料及检测技术”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第七届全国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1
 《腐蚀与防护》杂志推出核电设备材料防护专题报道
 1
 【长知识】航空运输飞机的材料为什么非得要用钛合金?
 1
 【重磅】2017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出炉(材料、工程技术类)
 1
 10位华人科学家当选2018年美国工程院院士!
 1
 2015“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1
 2016车用材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即将举行
 1
 2016高考志愿填报13个新材料类专业解读
 1
 2017年度材料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名单
 1
 2017中国材料大会花落银川
 1
 2017中国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将于7月在银川开幕
 1
 2017中国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展位预订过半
 1
 2018第五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 暨海洋新材料及防护新技术展览会 第三轮通知
 1
 3D打印材料研制及表征技术研讨会
 1
 3D打印陶瓷材料的成型及研究进展
 1
 Branded Products
 1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成功研制自修复绝缘材料!
 1
 shimadzu
 1
 USNew排名:2016年全球高校材料科学Top100
 1
 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图文并茂详解,通俗易懂!
 1
 材料分会工作再次受到机械工程学会表彰
 1
 材料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1
 材料及防护涂层在淡水环境中的腐蚀试验研究
 1
 材料力学公式总结
 1
 材料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大盘点
 1
 材料世界里的七宗“最”
 1
 常见手机外壳材料大揭秘
 1
 常见硬度测量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测量材料
 1
 嫦娥四号上的材料黑科技!
 1
 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腐蚀的研究进展
 1
 从三维到二维 世界将因材料而变?
 1
 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谈材料力学性能
 1
 岛津公司
 1
 低成本、高转换效率、效率可预测的DSSC小分子有机染料
 1
 低压环境中材料的氢损伤测试技术
 1
 第六届全国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1轮)
 1
 第三届材料与结构力学测试技术研讨会通知(第一次)
 1
 第三届全国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
 1
 第十届海峡两岸工程材料研讨会第一轮通知(征文通知)
 1
 第四届材料微结构大赛正式开始!更有专家点评、好礼相送!
 1
 第四届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暨第十一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通知(第一次)
 1
 典型炼油化工材料耐环烷酸腐蚀性能综述
 1
 顶级专家,专业交流:“2017材料物理测试新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