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Adv. Mater.: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新机遇:制作陡坡晶体管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9/12/9 20:34:19   阅读:186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引言】

近年来,金属冷源(CS)被认为是实现陡坡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有效途径。除了选择具有所需态密度-能量关系(D(E))的源材料外,设计栅可调沟道势垒的源-沟道界面对CS-FET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不可避免的化学无序和缺陷诱导的带隙态,传统的金属:半导体(MS)界面通常遭受强费米尔钉扎,从而限制了栅的可调控性。

【研究简介】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李黄龙副教授(通讯作者)及其博士后吕娟(第一作者)在Adv. Mater.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A New Opportunity for 2D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Making Steep-Slope Transistor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在原子尺度上对材料和器件进行综合建模,发现二维van der Waals(vdW)MS界面以其原子级的锐度和非化学键接触可以作为CS-FET的一般成分。作为测试案例,研究了基于InSe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研究发现,石墨烯可以通过与InSe的界面作用,在Dirac点附近出现自发的p型掺杂和微开的带隙,导致热载流子密度随n型沟道势垒的增加呈指数衰减。此外,D(E)关系表明,2D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2D过渡金属碳化物是丰富的CS材料库。石墨烯、Cd3C2、T-VTe2、H-VTe2和H-TaTe2 CSs导致低于60 mV dec-1的阈下摆动。这项工作拓宽了2D-vdW-MS异质结构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研究基于2D材料的低功耗电子器件提供了支持。

【图文简介】

图1 石墨烯CS-FET模型
 

 
a)n型InSe基石墨烯CS-FET的侧视图。等效氧化物厚度(EOT=0.54 nm)、栅极长度(L=7.8 nm)和电源电压(VSD=0.74 V)根据2021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对高性能晶体管进行参数化;
b)InSe的能带结构:石墨烯异质结。石墨烯和InSe的电子态分别用红色和黑色曲线表示。费米能量设为零。插图显示了松弛的原子结构,黄色、粉色和灰色的球分别代表In、Se和C原子;
c)有或无石墨烯源的InSe基场效应晶体管的传输特性。

图2 第一性原理计算(DOS)
 
 
 
a-b) DOS沿传输方向投射到石墨烯CS-FET上,用于a)开态和b)关态器件;
c)通断状态下的传输频谱;
d)投射到石墨烯源的原子剂量,沟道中的InSe和漏极中的InSe,用于开关状态器件;
e)放大能量区的DOS(e)和n(e),在该区域附近出现SS=51 mV dec-1的最陡斜率。

图3 DOS和载流子分布图
 

 
a)Zn3C2,b)Hg3C2,c)Cd3C2,d)T-VTe2,E)H-VTe2和f)H-TaTe2的DOS(E)和n(E)关系。

图4 InSe/T-VTe2异质结能带结构和传输特性曲线
 
 
a)InSe/T-VTe2异质结的能带结构。由单层InSe和T-VTe2贡献的电子态分别用黑线和灰线标记。插图显示了松弛的原子结构,绿色和橙色的球分别代表V原子和Te原子;
b)带和不带T-VTe2源的CS-FET的传输特性。

图5 器件工作状态下能带分析
 

 
a-b)T-VTe2 CS-FET的PLDOS,a)开状态和b)关状态;
c)通断状态下传输频谱的比较;
d)分别以T-VTe2为源,InSe为沟道,InSe为沟道,InSe为沟道;
e)放大能量区的DOS(e)和n(e),在该区域附近,SS=57 mV dec-1的最陡斜率出现。

【小结】

本文研究了二维vdW-MS异质结在超陡亚阈值摆幅CS-FET中的应用潜力。根据DOS(E)关系和各种二维金属材料(如石墨烯、所选TMDs和MXenes)层间相互作用的非化学性质,作者预期了大量的二维vdW材料可以用作所需的CS材料。作为测试案例,研究者研究了具有原始石墨烯、掺杂石墨烯、Cd3C2、T-VTe2、H-VTe2和H-TaTe2 CSs的高迁移率单层InSe基n型场效应晶体管。这些FET显示低于60 mV dec-1的低SS值。热尾效应对关断电流的抑制主要归因于栅极可调谐沟道势垒以及n(E)的超指数下降。陡坡、低关断电流和大电流CS-FET的DOS工程,以及探索实现CS-FET金属-半导体异质结多晶集成的材料可能是未来的关键研究机会。这项工作为基于二维材料的低功耗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机遇。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纳米周报# 刷新单分子二极管的最高纪录
 2
 《自然》《科学》一周(9.07-9.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
 《自然通讯》:欧洲研究人员开发出由石墨烯纳米带制造的纳米晶体管
 2
 顶刊动态|4月份Science材料前沿科研成果精选
 2
 郭雪峰、杨金龙课题组在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视网膜假体有望为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光明
 2
 全新石墨烯晶体管诞生:可造100GHz CPU
 2
 石墨烯“打底” 中国科学家制备出高速晶体管
 2
 石墨烯“打底” 中国科学家制备出高速晶体管
 2
 首个石墨烯-钙钛矿杂化光电晶体管
 2
 通过纳米厚度分子层诱导ad hoc静电来调控石墨烯晶体管
 2
 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让处理器“飞起来”
 2
 中国研制出垂直结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超高速晶体管再获突破
 2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等离子体宏观制备石墨烯取得突破性进展
 1
  哥廷根大学:石墨烯可提高超分辨率显微镜性能
 1
  国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石墨烯灯泡,有望用于未来手机屏幕和芯片
 1
  加拿大公司在石墨烯橡胶研发获突破
 1
  上海交大报道黑磷制纳米材料 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和免疫稳态
 1
  双层-双层转角石墨烯中的关联绝缘态研究获进展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碳纳米管制成的微处理器面世
 1
  我国首个石墨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1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1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涂层防止管道遭到细菌腐蚀
 1
  中国科学家在单层石墨烯力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它"号称能秒杀OLED?
 1
 #薄膜材料与表面工程周报#丰桥科技大学(日本)将制备可脑植入的微型薄膜计算机
 1
 #薄膜周报# NASA航天器的新型保温“外衣”
 1
 #薄膜周报#单层二维冰相变研究获进展
 1
 #薄膜周报#厚度低于10nm的尼龙(聚酰胺)滤膜
 1
 #电子材料#首次发现微磁区导电,有望扩展磁存储空间
 1
 #电子材料周报#超晶格设计实现多铁性特征
 1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1
 #电子材料周报#浸涂技术开发新型纤维状发光二极管
 1
 #电子材料周报#看电子如何在新材料中“旅行”
 1
 #电子材料周报#史无前例的超导石墨烯薄片
 1
 #电子材料周报#芯片超材料助力量子计算机发展
 1
 #电子材料周报#有望实现光通路的硅基超材料
 1
 #高分子材料周报#聚合物纳米凝胶
 1
 #国内材料周报#可塑性可调石墨烯类突触器件的实现
 1
 #国内材料周报#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核控制形核和快速生长
 1
 #国内材料周报#自旋量子通道转换“入住”石墨烯分子条带
 1
 #纳米周报#神奇!石墨烯竟然和大脑碰出“爱情火花”?
 1
 #纳米周报#石墨烯生产新方法,有望实现半价生产
 1
 #纳米周报#源头治理:从光源控制光噪
 1
 #新能源周报#3D打印、石墨烯、新能源三者合体
 1
 #新能源周报#为光伏产业带来革命的新型纳米太阳能电池
 1
 #一周国内材料科研#济南大学研究出用于测定胰岛素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