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简单到发指”的刚玉纳米粒制备,值得一篇Science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19/12/10 13:16:45   阅读:298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高纯度刚玉(α-Al2O3)纳米颗粒具有高表面积以及稳定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α-Al2O3纳米颗粒可直接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无需涂层保护,无惧汽车尾气的高温、高湿度及复杂的化学组成;用作合成氨的催化剂组分,能使催化活性提高3倍;用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制备断裂韧性和密度较高的陶瓷。不过,想制备高纯度α-Al2O3纳米颗粒并不容易。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莫过于将大块刚玉破碎,但由于刚玉的硬度很高,仅次于金刚石,研磨等常规方法只能产生微米级的颗粒。而用其他结构的氧化铝(如γ-Al2O3)来合成α-Al2O3纳米颗粒也很难实现,转换这些立方密排氧化物晶格结构的活化势垒非常高。勃姆石(γ-AlOOH)是另外一类可能的原料,目前报道的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通过水热法合成α-AlOOH,α-AlOOH经过加热得到α-Al2O3纳米颗粒(图1红);第二种经过两步加热先后生成γ-Al2O3和α-Al2O3纳米颗粒(图1蓝)。这两种方法都需要非常高的反应温度,并且反应时间长,耗能高,不利于规模化应用。
 

图1. 制备α-Al2O3的两种传统方法和球磨法。图片来源:Science

近期,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Ferdi Schüth和Amol P. Amrute等研究者在Science 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一种简单到“令人发指”的方法——球磨——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以易于获得、廉价的勃姆石(γ-AlOOH)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球磨就可以在室温下快速制备高纯度、高表面积刚玉(α-Al2O3)纳米颗粒。γ-AlOOH经过球磨发生机械诱导的脱水反应,并且球磨过程也影响颗粒的表面能,可制备出高纯度、比表面积在120 m2 g−1以上、粒径约为13 nm的α-Al2O3纳米颗粒,整个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可在3 h内完成(图1绿)。
 

表1. 勃姆石球磨前后的变化。图片来源:Science


图2. α-Al2O3纳米颗粒的表征。图片来源:Science

球磨法是一种简单、节能、可规模化的方法,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和进行化学反应。最开始,研究者的兴趣集中在γ-Al2O3上,希望通过球磨γ-Al2O3获得α-Al2O3。但是,γ-Al2O3粉末会在球磨过程中持续团聚,虽然完全转化为α-Al2O3,但所得α-Al2O3比表面积远低于γ-Al2O3。研究者之前在对比表面积为109 m2 g−1的γ-Al2O3粉末进行球磨的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水,得到的α-Al2O3的比表面积只有70 m2 g−1。如果继续增加水含量,反而会影响γ-Al2O3至α-Al2O3的转化。

这时,γ-AlOOH由于结构中自带质量分数为15%的水而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在室温下对比表面积为89 m2 g−1的γ-AlOOH粉末进行不同时间的球磨。前30分钟γ-AlOOH相没有发生任何变化,60分钟后出现α-Al2O3相和α-AlOOH相,180分钟后γ-AlOOH相完全转化为α-Al2O3相和α-AlOOH相(或者5Al2O3•H2O相),720分钟后只有α-Al2O3相。180分钟后剩下的α-AlOOH相在823K被煅烧后转化为α-Al2O3相。γ-AlOOH球磨体系的比表面积在前60 min的球磨过程中减少,但在60分钟后恢复为原来的数值。动态光散射表征的结果为该体系的粒径在前60分钟的球磨过程中增加和随后减少,表明该体系先团聚后破碎成较小的α-Al2O3纳米颗粒。这个过程在TEM表征中也能体现出来。研究者认为γ-AlOOH结构中的水对于α-Al2O3纳米颗粒的形成和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γ-AlOOH分解成α-Al2O3的过程释放的水会在团聚的体系中形成裂纹,裂纹促进这个体系的破碎。释放的水对α-Al2O3表面进行羟基化,从而稳定α-Al2O3纳米颗粒。
 

图3. γ-AlOOH转化为α-Al2O3的过程和相关表征。图片来源:Science

研究者还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上述转化的机理。球磨前,γ-AlOOH的热力学稳定性优于α-Al2O3和γ-Al2O3。球磨过程中,γ-AlOOH含有的水分子增加了γ-AlOOH的表面能,α-Al2O3成为最稳定的相,为从γ-AlOOH至α-Al2O3的转化提供了驱动力。
 

图4. γ-AlOOH、α-Al2O3和γ-Al2O3的表面能。图片来源:Science

该文作者之一Lodziana博士说道:“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由于极其简便而突出,只需对粉末进行一段时间的球磨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只需数小时就能得到α-Al2O3纳米颗粒。” [1]
大道至简,说的应该就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4/485):

High-surface-area corundum by mechanochemically 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boehmite
Amol P. Amrute, Zbigniew ?odziana, Hannah Schreyer, Claudia Weidenthaler, Ferdi Schüth
Science, 2019, 366, 485-489, DOI: 10.1126/Science.aaw9377

参考资料:

1. An amazingly simple recipe for nanometer-sized corundum
https://www.nanowerk.com/nanotechnology-news2/newsid=53909.php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1
 《Science Advances》重磅:蓝相液晶也符合经典原子马氏体转变!
 1
 《机械工程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专题征稿启事
 1
 3D打印实现仿晶体微观结构的耐损伤晶格结构材料的制造
 1
 Angew. Chem.:“简约不简单”,简易策略制备复杂结构的非晶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
 Angew. Chem.:有机-无机共聚合制备均相复合材料
 1
 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1
 北京工业大学/布朗大学 Angew. Chem.: 火焰合成法大规模制备高磁能积Sm-Co纳米磁体
 1
 超滑表面技术及其在合金防腐蚀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1
 超声场中纳米氧化铝粉末的合成
 1
 单层氧化铜衬底为二维材料制备提供新思路
 1
 俄科学家研制成功氮氧化铝陶瓷制备新方法
 1
 二氧化氯解堵剂专用缓蚀剂
 1
 钢筋混凝土阴极保护用高性能涂层钛阳极
 1
 高熵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
 工程陶瓷的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
 1
 合肥研究院在强磁场下二维材料合成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1
 化学所制备柔性可穿戴太阳能电池
 1
 环境友好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
 介孔二氧化钛的制备及铜(Ⅱ)对其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
 1
 金属表面席夫碱缓蚀剂自组装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现状
 1
 聚乙烯醇分散水基磁流体制备工艺
 1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绿色缓蚀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1
 纳米流体及其对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
 1
 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1
 上硅所:采用3D打印制备出热狗仿生生物材料
 1
 深圳大学Nano Energy:基于溅射后硒化法制备高效率Sb2Se3薄膜太阳电池
 1
 沈阳自动化所实现有机物制备无机陶瓷材料
 1
 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食品电子学:东华大学武培怡团队报道一种由面团制备的智能仿生皮肤
 1
 水诱导自剥离宏量制备超薄纳米片
 1
 碳点的制备及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1
 同济大学:MTMS作硅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疏水性一维纳米氧化硅
 1
 微纳结构单模激光研究取得进展
 1
 温室气体的救赎:二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制备石墨烯
 1
 无机酸掺杂聚邻甲苯胺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1
 学术干货 | 一篇诠释透明陶瓷制备关键技术的诚心之作
 1
 颜宁团队发《PNAS》:首次开发出制备单层石墨烯膜材料新方法
 1
 一种制备生物相容性水凝胶的新方法
 1
 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分析应用
 1
 源于日本折纸艺术:荷兰科学家发明“折叠”晶格结构,可能取代3D打印晶格
 1
 杂多酸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1
 整体色谱柱的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