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单链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blast_k   时间:2020/1/21 10:03:09   阅读:116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反应。该工作以Programming nanoparticle valence bonds with single-stranded DNA encoders 为题于Nature Materials 在线发表。姚广保、李江、李茜和陈晓亮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院士樊春海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Bernard L. Feringa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还得到上海光源BL19U2小角散射线站的支持。

对微观尺度的分子或材料进行精确的动态调控,体现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与操控能力。然而,对纳米粒子的精确动态调控仍然充满挑战。在生物体中,生物分子机器具有极为精巧的结构并受到严密的时空调控,而这些复杂结构的时空排布信息是由一维的DNA分子序列所编码而成的。受此启发,该团队提出利用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来编码金纳米粒子表面的价键信息,进而构建具有离散价态与正交价键的“纳米”原子。以这些“纳米”原子为基元,可以通过正交的DNA配对自组装形成具有精确颗粒数和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而这些“纳米”分子在合成后仍然具备可重排的能力。因而,利用DNA链取代反应,可以引发动态的“成键”与“断键”,模拟加成、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多种基本化学反应。他们还基于这一体系设计了单颗粒逻辑门,并集成为“投票机”逻辑电路。当多数输入信号为正(“赞成票过半”)时,“纳米”分子解离;当只有少数信号为正时,“纳米”分子不发生解离反应。这些精确组装而具有动态响应能力的纳米“原子”和“分子”有望应用于生物智能诊断与治疗等领域。


图1 利用单链DNA编程的多种“纳米分子”


图2 基于纳米分子动态反应的投票机逻辑电路

来源: 上海高等研究院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转基因植物特定序列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2
 DNA与5-Br-PAN-S分子间结合反应
 2
 Sm(Ⅲ)(CAI)3与DNA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
 2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进展
 2
 分光光度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基于其与亚甲蓝的反应
 2
 基于纳米银-曙红Y-DNA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探针
 2
 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2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生物分子分析中的进展
 2
 无修饰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DNA中4种碱基的含量
 2
 以多胺为探针的DNA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
 2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Surprise!用DNA制备高性能芯片
 1
 吖啶黄与脱氧核糖核酸加成反应机理及其在微量DNA测定中的应用
 1
 蛋白质和DNA能做手机屏?!
 1
 得益于DNA序列的水凝胶变形技术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AM/Nano Letters/Angewandte等期刊生物材料最新学术进展汇总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AM等生物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1
 黄连素标记的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1
 科学家利用DNA制作出的超材料,可大幅调节光子传播性质
 1
 史上最复杂的纳米晶体诞生了!
 1
 天大:超软超弹磁驱动导航DNA软体机器人用于受限空间细胞递送
 1
 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课题组:超软超弹磁驱动导航DNA软体机器人用于受限空间细胞递送
 1
 微软将测试DNA数据存储:每克材料能存10亿TB
 1
 盐酸吖啶黄-脱氧核糖核酸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其应用
 1
 一种新型稳定的G-三聚体DNA的发现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1
 荧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研究进展
 1
 中国科大在水溶液环境中实现单个生物分子磁共振谱探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