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兼具强度和塑性!一种梯度铝合金材料制备新工艺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20/3/26 16:19:04   阅读:190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AA5052(Al-Mg)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可焊接性,良好的可成型性,高疲劳强度(高循环和低循环)以及耐冲击性而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和包装行业。但是,有关AA5052合金的主要问题是其中等强度。这种合金通常被归类为不可热处理的合金,只能通过冷变形激活应变硬化机制而得到强化。在AA5052合金中同时实现强度和延展性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据报道,通过形成梯度微观结构可以在许多金属和合金中实现良好的强度-延展性平衡。但是,关于AA5052合金中的梯度组织的形成鲜见报道。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在AA5052合金中形成梯度微观结构的新型技术,从而改善强度和延展性的平衡。相关论文以题为“A novel technique to form gradient microstructure in AA5052 alloy”于3月10日发表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1509320301635

通过这种基于热压粘接的新技术制备了具有梯度组织的AA5052合金。该材料采用重复五道次的加工工艺,发现通过热压粘接形成了具有应变硬化形核和边部晶粒细化的梯度微结构。在处理后的样品表面附近发生了一些重结晶机制,包括不连续动态重结晶(DDRX),几何动态重结晶(GDRX)和颗粒激发形核(PSN)。表面和中厚附近的主要强化机制分别是晶界强化和应变硬化。在四分之一厚度中,激活了晶界强化和应变硬化的组合。
 

图1 梯度微观结构形成的示意图


图2 两个放大倍率下第五次道次样品的显微结构,(a,b)表面附近;(c,d)四分之一厚度;(e,f)中间厚度

热压粘接后,AA5052的极限拉伸强度(280.7 MPa)显着提高,而延展性却没有太大损失(18.9%)。相比之下,本AA5052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的良好组合,使其与先前报道的其他技术加工的AA5052合金有明显优势。随着加工道次的增加,临界应变和应力增加。在第三,第四和第五道次后,梯度微结构的形成降低了PLC效应的严重性,首次观察到应变硬化率的恢复。在较高的道次(第四和第五)下,由于高压(压缩粘结期间)和高温(预热处理和压缩期间),粘结界面变得狭窄,促进了扩散,可以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随着与表面的距离增加,断裂表面的凹坑深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道次的增加,形成更多的再结晶细晶粒,所以凹坑的尺寸减小了。
 

图3 初始和处理后样品的显微硬度曲线


图4 初始和处理后样品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图5 不同道次处理后的AA5052断裂面

总的来说,梯度微结构为制备兼具强度和塑性的材料提供了可能性。具有梯度微结构的样品通过激活应变硬化率获而得相当大的应变硬化能力,进而促进抗拉强度和延展性的良好平衡。该技术首次在AA5052样品中形成梯度微结构材料,为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在强韧性方面提供一种新方向,解决了中等强度铝合金在强韧性平衡的难题。


来源:材料科学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哈工大孙东立团队:一种独特的非共格界面,同时改善材料强度塑性!
 2
 厉害了!零下258℃温度下,强度2.5GPa 塑性62%的金属材料!
 2
 热处理工艺对22Cr双相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2
 室温拉伸试验标准GB/T 228.1-2010应用解析
 2
 同时成倍提高强度和塑性!哈工程发明一种新型钢铁材料
 2
 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吉林大学提出一种新型铝合金结构
 2
 退火工艺对建筑装潢用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新方法可同时提高钛金属强度与塑性
 2
 预扭转低合金钢的强塑性配合
 2
  美国研制出超强铝合金材料
 1
 “材料科学一小步,折叠工艺一大步”的自折叠高分子材料
 1
 “金属木材”使镍与钛一样坚固 但轻了1/5
 1
 《Carbon》:碳纳米管纤维强度超越凯夫拉 导电性首破10 MS/m
 1
 《科学》刊发西安交大新成果 发现破解镁金属塑性差之法
 1
 《中国机长》引发的思考:航空玻璃为什么会自然破裂?
 1
 0Cr17Ni4Cu4Nb钢电渣坯裂纹产生原因
 1
 18Ni(250)钢伸长率的尺寸效应
 1
 35钢螺钉断裂分析
 1
 M2高速钢盘条退火工艺的优化
 1
 MSP方法评价PZT压电陶瓷的抗弯强度
 1
 QCr0.5铬青铜带布氏、洛氏、韦氏硬度、强度的对比测试与换算
 1
 Science:克服玻璃的脆性,就是寻找一种不是脆性的玻璃
 1
 Si在半高速钢HYRH12中的作用
 1
 X70管道环焊缝强度的小试样测试技术
 1
 奥氏体不锈钢里氏硬度、维氏硬度及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1
 巴斯夫推出PA 6基泡沫颗粒 具有优异的硬度和强度
 1
 比天然木材强9倍,强度高达1.13 GPa的各向异性纳米纤维素膜
 1
 变形条件对AZ31镁合金塑性的影响
 1
 不锈钢比碳纤维更轻更结实?马斯克:千真万确
 1
 超长碳纳米管束拉伸强度秒杀所有纤维
 1
 超超临界机组T92钢高温受热面管爆管原因分析
 1
 超声波检测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强度的研究
 1
 磁场强度世界第二高的稳态磁体装置研制成功
 1
 大幅提升塑性!快速热处理细化增材制造合金晶粒并大幅提升塑性
 1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Adv. Mater.:通过晶格扭曲设计超强中熵单相合金
 1
 电化学充氢前后304L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对比
 1
 电力机车均衡梁断裂原因
 1
 顶刊《Acta Mater》3D打印出迄今为止最高强度1.4GPa超高强度钢
 1
 俄罗斯研发数据库 新钢种研发速度提升至少10倍
 1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安全阀断裂失效分析
 1
 非晶固体硬球模型的弹性和塑性行为研究获进展
 1
 分阶振幅对薄金属超声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
 1
 风力发电机组仿竹塔架的刚度和强度分析
 1
 腐蚀立管的检测方法及剩余强度评价
 1
 腐蚀缺陷对高含硫输气管道强度的影响
 1
 高品质1.2367钢的开发与性能
 1
 高强度铝合金钻杆的拉伸试验方法
 1
 高熔体强度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1
 固溶处理工艺对022Cr17Ni12Mo2和06Cr18Ni11Ti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国家纳米中心研发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应对30年一遇的大雷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