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山西煤化所在柔性多孔纳米炭纤维无纺布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blast_k   时间:2020/4/1 14:42:16   阅读:146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将煤液化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煤液化残渣进行高质高值化利用对煤液化过程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性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是完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煤液化残渣典型的组成为:重质油、沥青烯、前沥青烯和四氢呋喃不溶物(包括未反应的煤和矿物质)。其中沥青烯和前沥青烯分子均主要由 C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元中是以多个芳环组成的稠和芳环为核心,芳环周围连接有若干个长度不一的烷基侧链或者环烷环,芳香度高,碳含量高,容易发生聚合或者交联,适宜作为制备炭材料的前驱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燕团队以煤液化残渣中的沥青烯或前沥青烯为碳源,经过静电纺丝结合不熔化、炭化处理成功制得柔性多孔纳米炭纤维无纺布,采用硝酸预处理结合空气不熔化、纺丝原液中添加苯甲酸等方法有效解决了不熔化过程中纤维间的融并现象。阐明了电纺、不熔化、炭化等过程产物结构和形貌的演变规律,并探索了该无纺布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9, 7 (6): 5742-5750;Energy Fuels, 2020, 34 (2): 2445-2451,专利申请号:201711362163.4,201810491436.3, 201810641716.8,201810641705.X和201811315964.X)。

该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柔性纳米炭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结构调控,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碳源,聚乙烯醇为助纺剂,利用静电纺丝、固化和炭化处理,成功制备出多孔纳米炭纤维无纺布(Mater Lett, 2012, 76: 211-214;专利授权号:CN201110319102.6和CN201110319111.5)。通过在纺丝原液中添加造孔剂或者后续活化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对纳米炭纤维无纺布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调控,制备了富含微孔或中孔的纳米炭纤维无纺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Carbon, 2013, 51: 290-300;Chem Eng J, 2014, 249: 216-225;J Electrochem Soc, 2014, 161 (9): A1330-A1337;RSC Adv, 2015, 5 (51): 40884-40891;New Carbon Materials, 2012, 27(2): 129-134)。通过采用富氮前驱体为碳源或者氨气后处理的方法,在所制柔性纳米炭纤维无纺布上引入了含氮官能团,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Int J Electrochem Sci, 2012, 7: 7587 – 7599;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3, 395: 217-223.;Electrochim Acta, 2015, 185: 40-51;New Carbon Materials, 2015, 30(4): 295-301)。通过在纺丝原液中添加氧化石墨烯,制得了具有类石墨化结构的纳米炭纤维无纺布,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Electrochim Acta, 2017, 247: 1060-1071)。

此外,还通过引入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制备了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的复合电极材料。其用作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时,1 A g-1电流密度的比容量高达1088.5 F g-1,即使电流密度增大至20 A g-1,依旧有860.3 F g-1的容量保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依旧表现出良好的性能(Appl Surf Sci, 2018, 434: 49-56;Appl Surf Sci, 2019, 465: 635-642)。

以上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山西煤化所杰出青年人才基金等资助下完成。


图1 以煤液化残渣为原料制备柔性纳米炭纤维无纺布流程示意图


图2 纳米炭纤维无纺布形貌和柔性示意图


图3 纳米炭纤维无纺布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示意图

来源: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
 2
 福建物构所多孔有机聚合物膜研究取得新进展
 2
 马德里理工大学开发出低成本新型柔性纳米传感器制备工艺
 2
  MoS2纳米“三明治”提升充电电池性能
 1
  国家纳米中心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1
  柔性微型机器人可在体内“游泳”
 1
  西安电子科大郝跃院士团队研制出柔性高亮度紫光LED
 1
  西安交大合成耐高温柔性环氧薄膜电介质材料
 1
 "它"号称能秒杀OLED?
 1
 `
 1
 《ACS Nano》:高度多孔、强韧的各向异性纤维素气凝胶
 1
 《JMCC》:宁波材料所研发柔性白光发射显示材料
 1
 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层的组织和性能
 1
 3D打印出柔性防护铠甲
 1
 5年攻关,我国纳米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
 1
 80后博士后史浩飞,石墨烯材料研究领军人物
 1
 Angew. Chem.:无机矿物活性二氧化硅为基体液相外延生长新型二维层状硅酸锌纳米光催化材料
 1
 Nature:钙钛矿单晶,柔性?
 1
 Nature子刊:室温下非晶金属纳米颗粒的类液体行为
 1
 Solar RRL:三元策略实现功能多样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1
 北大胡又凡团队:实现了可以洗涤的织物压力传感器!
 1
 北京化工大学潘凯研究员和北京科技大学李从举教授合作:基于褶皱纳米纤维膜的柔性可拉伸摩擦纳米发电机
 1
 北京化工大学潘凯研究员课题组:具有连续梯度褶皱结构的高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
 1
 比地球寿命还长 纳米晶体盘可永久保存信息
 1
 变废为宝!黄维院士团队:用刮下来的鱼鳞做柔性电致发光器件
 1
 不同尺寸半导体纳米晶体 有助生产彩色发光二极管
 1
 步入柔性时代的新型显示技术——机遇与挑战
 1
 超薄多孔C3N4纳米片的合成
 1
 沉淀包裹法制备Cu/α-Al2O3纳米复合粉体
 1
 触控浪潮,石墨烯纳米银线成为柔性电极替代材料的首选
 1
 川大研制出新型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1
 纯净铜纳米团簇生长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取得进展
 1
 从显示器到癌症治疗 纳米颗粒物有望引发产业变革
 1
 打破国外垄断 我国首条柔性显示屏生产线诞生
 1
 大连化物所发表多孔炭球纳米反应器用于可持续能源应用相关综述文章
 1
 单结刚性16.67%!柔性14.06%效率!宁波材料所研发有机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
 1
 当金属小将们都穿上“盔甲”
 1
 德国RepRap推出高柔性的TPU 93 软质塑料3D打印丝
 1
 德国大学利用再生原料开发出柔性的纤维板
 1
 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装备材料黑科技大揭秘!
 1
 电子科技大学利用纳米纤维有机传感器实现氢气检测
 1
 东华大学:可批量化制备的高输出功率柔性可穿着热电织物取得新突破
 1
 东华大学俞建勇、丁彬团队开发出柔性钛酸钡陶瓷纳米纤维膜
 1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研究员团队在吸湿快干功能纺织品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1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在新型纳米界面构建和功能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1
 多功能感知的新型柔性电子皮肤
 1
 多孔超疏水分离膜3D打印工艺
 1
 俄研制出氢燃料电池纳米镁粉末
 1
 发电机风扇叶片的柔性阵列涡流检测
 1
 复旦大学吴仁兵Adv. Funct. Mater. : 一种电驱动型柔性电磁吸收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