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卢柯院士再次发表顶尖论文:纳米晶材料稳定性又一重要发现!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20/4/28 15:20:33   阅读:158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热稳定性差是超细晶粒和纳米结构的晶体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也是阻碍其应用的原因之一,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期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发现通过高压扭力处理的铜超细颗粒表面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相关论文发表在Scripta Materialia。研究发现在剧烈变形的金属中从大气中捕获N2分子的现象,这在先前的研究中被忽略了。因此,设计填充有不同气体的纳米孔可以用作改善超细晶粒和纳米结构的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工具。(新发现!充气孔可以改善超细晶粒组织的稳定性)

早在2017年,《Scic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院士作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Science》卢柯院士发现晶界稳定性可调控纳米金属性能,澄清三十多年争论!)。

然而,合金化使得材料的成本不断攀升,性能提升幅度趋缓,回收利用更加困难。材料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2019年应《Science》邀请,卢柯院士和李秀艳研究员撰写了关于晶界调控实现材料素化的展望性论文,材料素化旨在通过跨尺度材料组织结构调控实现材料性能提升,替代合金化,减少合金元素的使用,促进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尽管这一概念原理上可行,但纳米结构的本征不稳定性导致纳米金属材料热稳定性差,给材料素化带来困难。(卢柯&李秀艳《Science》!晶界调控实现材料素化)

在2019年3月,卢柯院士等人关于晶界弛豫的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现晶界弛豫可有效地稳定纳米晶粒的纯金属,该发现说明与晶界偏聚效应类似,晶粒尺寸相关的晶界驰豫效应能明显对机械驱动晶界迁移起到抑制作用,这为提高纳米晶机械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发展纳米晶制备工艺提供了重要参考,使得材料素化成为可能。(顶刊:卢柯等人纳米金属方面又一颠覆性发现!)

材料素化越来越引起关注。最近,清华大学陈浩等人利用一种尚未深入研究的平面缺陷,即化学界面,获得了由纳米板条马氏体和纳米孪晶奥氏体组成的新型分层异质组织结构,制备的低碳中锰钢抗拉强度超过2.0 GPa,并具有高延展性(>20%),同时不需要添加高含碳量或加入昂贵的合金元素。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开辟了替代晶界工程的新方法。 (重要突破!清华大学利用新方法获得2GPa的低成本超高强钢!)

2020年4月24日,李秀艳和卢柯等人以题“Rapid heating induced ultrahigh stability of nanograined copper”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研究发现快速加热可能会触发尺寸高达亚微米的纯铜纳米晶粒强烈的晶界弛豫,纯铜纳米晶粒在金属中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快速加热的铜纳米晶粒在高达0.6倍熔点的温度下仍保持稳定,这甚至高于变形粗晶铜的再结晶温度。由高密度纳米孪晶的产生而引起的热诱导晶界弛豫为将稳定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一种新方法。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7/eaaz8003

研究人员通过在液氮中使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GT),在纯度为99.97%的粗晶无氧铜棒样品上制备了梯度纳米晶表面层。在最表层发现了平均横向尺寸约为40 nm,纵横比为1.7的随机取向晶粒。横向晶粒尺寸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18μm深度时约为60 nm,在150μm深度时约为200 nm。在纳米晶组织中发现弱的{111}〈110〉织构。在纳米晶表层下方可以观察到变形的粗晶结构。然后将准备好的梯度纳米晶样品以不同的速率加热至预设温度523 K(这是粗晶Cu中退火孪晶的形成温度),并立即冷却至环境温度。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上精确控制的四个加热速率(分别为1、80、160和240 K / min)用于确定加热速率对纳米晶粒粗化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热晶界弛豫后的纳米晶表现出异常高的热稳定性,起始粗化温度约为0.6 Tm(Tm为熔点)。它不仅比机械晶界弛豫后的Cu纳米晶粒高(约0.45 Tm),而且比变形的粗晶粒Cu的常规再结晶温度(0.4 Tm)高约280K。这意味着在纳米晶粒的热弛豫晶界中获得了比变形粗晶粒铜的传统晶界更高的稳定状态。晶界的显著稳定性差异可以从快速加热的纳米颗粒中更高的孪生密度推断解释,其晶界被更加强烈地松弛。研究热松弛晶界的本质及其在高温下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快速加热对纳米晶铜的稳定


图2 纳米晶快速加热后形成大量的纳米孪晶和多面晶界


图3 纳米晶快速热处理前后的热稳定性对比


图4 热诱导晶界弛豫的纳米晶铜的超高热稳定性

热诱导的晶界弛豫源自快速加热过程中纳米晶界孪晶的产生。原则上,这种新颖的稳定化策略将同样适用于具有低层错能的其他纳米结构材料,包括工程合金,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高温合金。因此,对于这对于推进纳米结构材料的高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退火孪晶很难在具有高层错能的材料(例如Al和Ni)中形成,因而稳定这类纳米结构材料的原理和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


来源:材料科学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Angew. Chem.:单原子钼催化剂电催化固氮
 1
 不同碱度和温度条件下硫化氢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1
 大连化物所发表透氧膜进展报告
 1
 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的稳定性考察
 1
 福建物构所稳定MOF材料研究获进展
 1
 高强铝合金圆筒的稳定性
 1
 管线钢管屈服强度的稳定性试验
 1
 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剂研究
 1
 建筑涂料试验用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标准样品的定值
 1
 硫酸盐酸性光亮镀锡铋合金工艺
 1
 铝合金加筋板轴压屈曲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1
 洛氏硬度计的稳定性检测
 1
 牛磺酸的稳定性及其在药酒中的测定
 1
 平面刚性共轭聚合物大幅提升n型热电材料的稳定性
 1
 热防护板法导热系数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工艺参数
 1
 溶液法生长单层SnO2赋予银纳米线优异的稳定性
 1
 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
 1
 上交大韩礼元教授团队再发Science论文! 构建稳定异质结结构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
 1
 试验研究AUT设备于100mm海底管线检验中的应用
 1
 双馈感应发电机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构建
 1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检测能力验证
 1
 维卡软化温度测定的能力验证
 1
 稳定型硅油基磁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
 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实现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形貌及稳定性的快速预测
 1
 新发现!充气孔可以改善超细晶粒组织的稳定性
 1
 新型海洋用全固态Ag/AgX复合参比电极的性能
 1
 氧化镁稳定氧化锆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1
 一种水基无铬达克罗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1
 浙江大学王江伟研究员Nat. Commun.: 晶界迁移的台阶机制
 1
 中科院上硅所Matter: 界面包覆助力VO2热致变色薄膜稳定性提升
 1
 铸态K480和DD407高温合金在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的稳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