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ACS AMI┃AIE力致发光材料用于金属构件的复杂局部应变的动态可视化监测
发布:Iron_MAN10   时间:2020/5/15 17:07:05   阅读:152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应力应变分布的检测是机械部件设计及结构安全评定的基础。焊接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汽车和化工设备中,其微观结构复杂,容易产生缺陷,是设备上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工程设备中,金属构件容易在焊接结构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构件变形开裂而失效。目前的传统应力应变检测方法受制于传感器尺寸,很难大范围地监测应力应变分布。因此,开发可用于大型金属工程结构的全场、实时和可视化的复杂局部应力应变的监测技术,对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四硝基-四苯基乙烯(TPE-4N)是一种对力学刺激具有极高灵敏度的纯有机AIE材料,展现出快速的力致发光响应性、高对比度、出色的可逆性和优异的成膜性等优点,此前已在均相金属材料中实现应力应变和疲劳裂纹检测(Nat. Commun.,2018, 9, 3044; Adv. Mater., 2018, 30, 1803924)。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陈旭教授团队及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进一步研究了TPE-4N在金属焊接结构中复杂的局部应变响应的动态可视化监测。

本研究选用西气东输工程油气管道上使用的X80钢的焊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取样位置和荧光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当塑性变形超过1%时,X80钢表面的TPE-4N涂层产生明显的荧光,并且随着应变的增加,绿色的荧光逐渐增强,将原本难以观察的应变响应转化为肉眼可见的荧光信号。研究人员利用工程上常用的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对X80钢的母材变形产生的荧光信号进行了强度标定,建立了金属材料的应变和机械变形诱导荧光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图1.(A)焊缝取样位置;(B)荧光采集系统。

本方法可通过荧光强度的不同,区分X80钢焊接结构的母材区(base material, BM)、热影响区(heat-affected zone, HAZ)和熔合区(fusion zone, FZ)的不同变形。如图2所示,在X80钢焊接结构拉伸过程中,随着试样变形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上升。但荧光强度的分布并不均匀,熔合区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母材和热影响区的荧光强度。这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机械强度不同,导致焊接结构的局部变形不一致,进而影响荧光强度的非均匀分布。结合金属应变和荧光强度的标定关系,研究人员可以定量获得焊接结构的不同区域在变形过程中的局部应变值。将本方法测得的局部应变值和DIC方法测得应变值进行比较可知,当塑性应变小于15%时,本方法测的应变值和DIC方法测的值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大部分金属构件的应变小于15%,因此本方法能广泛适用于实际金属工程结构的局部应力应变监测。
 

图2. X80焊接结构在单轴拉伸过程中荧光响应:(A)荧光部分照片;(B)荧光灰度值;(C)DIC测量应变分布;(D)各个区域灰度值变化;(E)各个区域的局部应变变化;(F)焊接结构应力应变响应;(G)本方法和DIC的测量结果的对比。
 
TPE-4N和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不易脱落,因此可以用于监测焊接结构在长时间循环变形过程中的局部应变累积(如图3所示),证明TPE-4N适用于监测金属工程构件在长期服役的过程中产生和累积的局部应变。
 

图3. X80焊接结构在循环变形过程中荧光响应:(A)荧光部分照片;(B)荧光灰度值;(C)各个区域灰度值变化;(D)各个区域的局部应变变化。
 
与传统的应力应变方法相比较,本方法具有大范围、动态、实时和可视化的特点。局部应变响应的监测不仅可以反馈设计人员,用于优化结构设计,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机械损伤的产生,并开展设备剩余寿命评估。本方法为有机力致响应材料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有机力致响应材料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关论文近期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杂志上,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的张喆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丘子杰博士(现马普高分子所)。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和香港创新技术委员会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0c02744?ref=xmol):

Dynamic Visible Monitoring of Heterogeneous Local Strain Response through an Organic Mechanoresponsive AIE Luminogen
Zhe Zhang*, Mingkui Cao, Le Zhang, Zijie Qiu*, Weijun Zhao, Gang Chen, Xu Chen, Ben Zhong Tang*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DOI: 10.1021/acsami.0c02744
Publication Date: April 16, 2020
Copyright © 2020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来源:X-MOL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自然》《科学》一周(10.19-10.25)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Angew. Chem.:晶格的负热膨胀效应在增强上转换发光方面的应用—一种对抗热淬灭的新路径
 1
 Angew. Chem.:晶格的负热膨胀效应在增强上转换发光方面的应用—一种对抗热淬灭的新路径
 1
 JNC与关西大学开发用于超高纯度OLED显示用蓝色发光材料
 1
 Matter首刊发行:杨培东团队的全无机环境友好型铜基稀土卤化物团簇发光材料
 1
 大连化物所首次合成出具有超宽波段发射的零维非铅钙钛矿
 1
 单质硫变身发光材料
 1
 电阻法检测金属构件损伤及预测疲劳寿命
 1
 调整颜色-更好的有机光发射器
 1
 复合材料胶接修复金属构件残余热应力研究进展
 1
 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成功研发出新型夜发光材料
 1
 火电厂金属部件的相控阵超声检测
 1
 科学家合成新型纳米发光材料 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1
 兰州化物所实现酸催化五步串联高效合成聚集诱导发光新材料
 1
 奇妙的自愈发光凝胶
 1
 强腐蚀地区输电线路腐蚀及监测防护的研究现状
 1
 梳理!瞬态吸收光谱(TAS)在PVSK/LED、光催化、二维、发光、OPV、COF等材料中出神入化的应用
 1
 唐本忠院士:发展先进功能性材料也是“硬道理”
 1
 我国科学家取得有机长余辉发光领域重大进展
 1
 新型硼化物制成的OLED
 1
 学术干货 | 荧光,你所知道与所不知道的(附带荧光测试必备小知识)
 1
 研究领域的祖师爷——这些研究领域引用最高的文章,你读过吗?
 1
 液晶还能撑几年?国产OLED面板这回玩大了
 1
 有效降低Micro LED生产成本 韩国研发出新型发光材料
 1
 中科院大化所合成新型发光材料拒绝“铅污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