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电力与能源2021年第五期
P. 91
李源泽, 等: 海上风电场集电线路 35kV 海缆跨越光缆研究 5 3
8
上风电海缆交越的施工, 针对海缆对光缆的电磁 胶垫层外, 还可采取压盖水泥砂浆带保护的技术
影响研究也同样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 [ 8-9 ] 。 措施。
1.2.2 通信光缆相关设计规范 通过分析可知。
( 1 ) GB / T51154 — 2015 《 海底光缆工程设计 ( 1 ) 35kV 海底电缆与海底光缆交越是符合
规范》 中规定: 宜与航道垂直穿越; 宜避免与海底 规范要求、 具有充分依据的。
光缆、 电缆、 管道交越, 确需交越时交角不宜小于 ( 2 ) 35kV 海底电缆与海底光缆交越时, 应做
60° , 交越点距离海底中继器和海底分支单元不应 好施工保护措施。
小于 3 倍水深; 当与其他海底光缆平行时, 间距不 ( 3 ) 35kV 海底电缆与海底光缆交越时, 应对
宜小于 3 倍水深, 并且不宜小于 1000m 。 可能产生的电磁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 2 ) T / GDACERCU 0002 — 2019 《 海 底 光 中
3 高压海底电缆对海底光缆的电磁干扰
继器技术要求》 中规定电学性能: 标称供电电流为
影响分析
65× ( 1±2% ) A ; 海底光中继器两端导体部件间
的直流压降小于 96V ; 海底光中继器端盖及接头 3.1 通信干扰要求
盒内密封层的内导体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 DL / T5033 — 2006 《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
小于2000MΩ ; 海底光中继器端盖绝缘密封层的 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给出了通信电缆抗
内导体与端盖建的耐电压在 18kV ( DC ) 作用下, 高压线路电磁干扰的能力, 但并没有给出通信电
维持 3min , 不出现击穿或飞弧。 缆抗高压电力电缆的防护距离, 没有确定电缆与
通过国内案例介绍, 对电力电缆以及海底光 临近通信电缆之间的防护距离, 也没有其他的标
缆等规范中涉及到的高压电缆与海底光缆交越以 准或规程进行分析论述。
及电磁影响相关条文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从案例 金属护套与缆芯之间存在互感, 因此当缆芯
上、 规范上论证了高压电力电缆穿越海底光缆是 流过电流时, 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感应电压。对
可行的, 是符合规程要求的, 但建议由建设单位报 于三芯电力电缆, 三相金属护套相互接触, 相当于
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共用同一个金属护套, 在系统正常运行三相电流
基本平衡时, 金属护套上的合成磁通也接近于零,
2 高压海底电缆的施工方案研究
此时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基本为零。只有三相
2.1 海底电缆交越施工方案 电流的对称性在 系统发生非对称短路时遭受破
本次海底电缆敷设路径中, 与已建海底光缆 坏, 合成磁通不再为零, 金属护套上才有不平衡感
存在交叉。在施工前, 应对交越点进行探摸及经 应电压的产生。
纬度坐标复核, 并记录在导航电脑中。当海缆敷 在送电线路故障状态下, 当通信电缆芯线两
埋至交越点前规定位置时, 应在距离交越缆前各 端有绝缘变压器, 或一端为绝缘变压器而另一端
100m 停止敷设作业。海缆敷埋船“ 八” 字开锚锚 通过低阻抗接地或与带有接地的金属护套或屏蔽
泊定位, 抛锚位置需离开原有缆线距离 200m 以 层连接, 或所有电缆芯线在两终端都装有避雷器
上, 并开始提升水下埋设机, 当埋设机离开海床面 时, 通 信 电 缆 的 磁 感 应 电 压 允 许 值 应 符 合 下 列
至 3m 以上高度后, 绞锚向前移船, 同时布缆机 规定。
以相应速度布放电缆进行敷设。待越过交越点 ( 1 ) 无远距离供电的通信电缆线路, 其磁感应
100m 后重新投放埋设机进行敷埋作业, 在交越 电压允许值:
施工过程中, 潜水员必须水下全程进行监护, 确保 ( 1 )
US≤0.6UDt 或US≤0.85UAt
海缆的安全。 ( 2 )“ 导线 - 大地” 制直流远距离供电的通信电
2.2 海底电缆交越保护方案 缆线路, 其磁感应电压允许值:
在复合海缆和其他缆线交越处技术处理时, U r s
US≤0.6 UDt- 或US≤0.85 UAt- U rs ( 2 )
应对复合海缆包裹橡胶防护垫层, 避免与被交越 2 2
光缆直接接触。 ( 3 )“ 导线—导线” 制直流远距离供电, 而中心
如果被交越光缆直接露出海床面, 除安装橡 点接地的通信电缆线路, 其感应电压允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