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电力与能源2022年第三期
P. 21

汪   洋, 等: 变电站钢结构常规抗火方法及新型抗火方法探讨                                 2 1
                                                                                                      1
              4.1  基于蜂窝梁的变电站钢结构抗火方法                            的热导率远超过任何一种已知的金属。文献[ 16 ]
                   蜂窝梁由于轻质高强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                        在重力式热管研究中指出, 热管当量导热系数最高
              大跨度结构中, 在火灾下更有利于悬链效应的发                           可达3000~15000W ·( m · ℃ ) 。即热管的当
                                                                                            -1
              展。文献[ 13 ] 采用试验研究了有防火保护及无防                       量导热系数是钢材导热系数的 66~333 倍。文献
              火保护的实腹梁及蜂窝梁在火灾下的升温情况。                            [ 17 ] 指出目前热管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处于推广应
              结果表明, 火灾下没有进行防火保护的实腹梁及                           用和研发应用阶段。因此, 将钢结构或结构内部设
              蜂窝梁翼缘和腹板在升温速度基本一致。蜂窝梁                            计为热管形式或外部布置热管, 必然能显著提高钢
              蜂窝孔的设计, 引起截面温度不均匀分布, 使得钢                         结构高温热量的传导能力, 从而延缓高温破坏的时

              梁挠度升温初期较大, 但总体挠度较实腹梁要小。                          间甚至避免。
              文献[ 14 ] 进行了 10 组火灾试验研究了不同连接
                                                              5  结语
              形式( 包括靖板连接、 柔性端板连接、 平端板连接、
              腹板夹板连接及外伸端板连接) 对火灾下钢梁悬                               ( 1 ) 深入钢材火灾破坏机理分析, 指出了结构
              链效应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平端板连接                           抗火的 3 个关键问题: 如何有效堵截火灾高温集
              抗拉承载力较高, 但破坏模式属于脆性破坏, 腹板                         中热量对结构的影响; 如何有效疏导结构上火灾
              夹板连接的延性较好, 火灾下受力性能最好。文                           高温 集 中 热 量; 如 何 有 效 提 高 结 构 自 身 的 抗 火
              献[ 15 ] 指出小荷载和大跨高比的蜂窝梁在火灾时                       能力。
              能充分发挥悬链效应, 当孔洞位于腹板下方时, 由                             ( 2 ) 分析了常见抗火方法原理, 提出了堵截
              于截 面 上 部 温 度 较 低, 更 能 发 挥 蜂 窝 梁 的 极 限            法、 疏导法、 新材料的抗火分类方法。
              温度。                                                  ( 3 ) 分析了堵截法抗火原理的矛盾之处: 保护
                   由分析可知, 蜂窝梁能提高火灾时结构的受                        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火极限, 但是当发生火
              力性能和耐火极限温度。查阅现有文献资料, 未                           灾时却不利于救火和热量散失, 反而降低结构的
              发现将蜂窝梁应用于变电站钢结构的研究。因                             耐火极限。
              此, 在未来的抗火研究中, 应该考虑蜂窝梁形式的                             ( 4 ) 从抗火原理角度, 探讨了蜂窝梁形式用于
              变电站钢结构。                                          变电站钢结构抗火的可行性。
              4.2  基于热管的结构抗火方法                                     ( 5 ) 从抗火原理角度, 探讨了热管技术用于结构
                   通过高温下钢结构的破坏原理分析可知, 材                        抗火时, 可以显著提高结构抗火性能的全新思路。
              料对高温下热量响应是火灾破坏的主要原因。通                            参考文献:
              过常规抗火方法原理分析可以得知, 任何抗火方                           [ 1 ]  李国强, 蒋首超, 林桂祥 . 钢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 M ] . 北
              法都是对高温下热量的处理方式。疏导法对抗火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最有效, 但是存在理论简单但实际应用困难的问                           [ 2 ]  李国强, 郭士雄 . 受火约束钢梁在升温段和降温段行为的
                                                                    理论分析[ J ]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6 , 26 ( 3 ): 242-250.
              题。堵截法不能有效地将热量导出, 反而不利于
                                                                   LIGuo q ian g , GUOShixion g .Anal y sisofrestrainedsteel
              防火。抗火性能的关键问题是火灾产生的高温集
                                                                    beamssub j ectedtotem p eratureincreasin g anddescendin g
              中热量的有效散失问题。                                           p artl : theor y [ J ] .JournalofDisasterPreventionandMit-
                   钢的导热系数一般在 45 W ·( m · K ) 左                     i g ationEn g ineerin g , 2006 , 26 ( 3 ): 242-250.
                                                      -1
              右, 这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 1m 厚钢材, 温差为                       [ 3 ]  吴明涵 . 高温下钢框架的塑性力学特征分析[ D ] . 合肥: 安
                                                                    徽建筑大学, 2019.
              1 ℃ 时通过 1m 面积传递的热量只有 45 W 。低
                            2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1249 — 2017 :建筑钢结构防
              效的热量传递, 必然引起热量集中无法散失, 进而
                                                                    火技术规范[ S ] .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7.
              引起局部钢材的高温软化破坏。从另一方面讲,                            [ 5 ]  Euro p eanCommitteeforStandardization.Eurocode3de-
              将集中热量迅速导出, 必然会减少钢材高温软化                               si g nofsteelstructure [ S ] .Wile yVCHUKedition , 2015.
                                                               [ 6 ]  陆   刚 . 现代钢结构建筑防火的设计概要[ J ] .中国建筑
              的可能, 从而提高钢材的耐火极限。
                                                                    金属结构, 2015 ( 4 ): 80-85.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 它通过一个很小的
                                                                   LU Gan g .Desi g nsummar yoffirep reventionofmodern
              面积可以传递大量的热量。除了传热效率高之外,
                                                                    steelstructurebuildin g s [ J ] .ChinaConstruction Metal
              它还具有体积紧凑、 重量轻、 无噪声等优点。热管                              Structure , 2015 ( 4 ): 80-8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