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电力与能源2023年第二期
P. 34

128                   陈   宁,等:GIS 外壳感应电流的影响及典型发热案例分析

                耗,但感应电压较小,且由于环流的电磁屏蔽作
                用,导体所受的电动力较小,抗短路冲击的能力较
                强 。因此,高压设备通常采用全连式连接,外壳
                  [3]
                环流以及环流造成的功率损耗和正常输电功率相
                比可以忽略不计,但环流引发的热效应却不可忽
                略。在实际运行中,GIS 外壳连接件、接地排等部

                位由于环流影响而发生过热的现象屡见不鲜,多
                地曾出现过出线套管法兰与 GIS 法兰相间连板连
                                                                        图 2 4 号主变压器 A 相发热点可见光照片
                接螺栓严重发热 、波纹管调节螺杆和螺母不同
                               [4]
                                                                 地线直接接地;三相通过导流排汇流后,再通过接
                          [5]
                程度的发热 等案例。对于 GIS 设备的该类异常
                                                                 地排接地。
                缺陷应及早发现,并予以消除。
                                                                     GIS 通管外壳接地以及感应电流、入地电流
                2 典型案例                                           示意如图 3 所示。图 3 左侧与主变压器油气套管
                                                                 连接,右侧与 220 kV 系统连接,靠近主变压器侧
                    某 500 kV 变 电 站 在 全 站 红 外 测 温 时 ,发 现
                                                                 端部第一、二处采用第一种接地方式即直接通过
                4 号主变压器 A 相 220 kV 通管外壳第一个接地点
                                                                 接地线接地,第三、四、五处接地点采用第二种接
                接地线发热,温度达到 304 ℃,如图 1 所示。对其
                                                                 地方式即三相汇流后再接地。本次发热点位于端
                他主变压器相同部位进行测温,发现 3,4,5,6 号
                                                                 部 第 一 处 直 接 接 地 的 地 方 ,结 合 发 热 的 部 位 为
                主变压器三相共 12 个接地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GIS 外壳接地点,以及接地电流约为负荷电流的
                发热,温度在 150~325 ℃。光照片显示该部位接
                                                                 80%,初步判断该电流为 GIS 外壳感应电流。
                地线外壳已有烧蚀引起的老化痕迹,如图 2 所示。
                发热现象提示该接地线可能有大电流流过,实际

                测量接地电流约为 1 600 A,而主变压器负荷电流
                约为 2 000 A,接地电流约为负荷电流的 80%。









                                                                     图 3 GIS 通管外壳接地及感应电流、入地电流示意
                                                                     以图 3 中 A 相电流的流向为例。由于通管中

                                                                 导体与外壳的电磁效应,外壳中感应出较大环流,
                                                                 即 I 1,I 2,I 3,I 4。由于各段导体与外壳的电磁耦合特
                     图 1 4 号主变压器 A 相 220 kV 通管外壳第一个
                                接地点接地线发热                         性、电气参数不同,所以各段环流大小略有差异。
                                                                 除端部两个接地点外,中间二、三、四接地点两侧
                3 发热原因分析
                                                                 环流相互抵消,因此入地电流(I D2 )和流入汇流排

                    该 站 主 变 压 器 为 三 相 分 体 布 置 ,主 变 压 器           的汇流电流(I D3,I D4 )为两侧环流的不平衡值,数值
                220 kV 侧为油气套管,经 GIS 通管引出后经由一                     较小。端部接地点一的入地电流(I D1 )和接地点五
                段长距离通管进入 220 kV 配电装置室与系统相                        流入汇流排的汇流电流(I D5 )与环流基本相等,通常
                连。为防止外壳感应电流造成的电压升高,通管                            数值达到负荷电流的 70%~90%,存在发热隐患。
                采取多点接地,接地形式有两种:三相分别通过接                                                        (下转第 134 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