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电力与能源2023年第四期
P. 62
368 刘杨名,等:电网基建项目自动智能投资统计管理系统分析
2.2.5 投资完成校验与调整 10 kV 及以下项目以 PMS 系统的单项最晚投产时
每月月底,根据会签结果正式上报报表。涉 间为准。
及部门:发展部、基建部、设备部;应用频率:按月。 (3)投产时间校验规则:35 kV 及以上项目调
为保证新老模式平稳过渡,采取了双轨运行。 度设备台账投运最晚时间,与基建系统项目投产
针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数据通道问题引起的需 时间偏差应在±7 天以内,且与竣工验收报告中
要调整数据的项目,项目建管单位需提报说明、佐 投产时间偏差也应在±7 天以内;10 kV 及以下项
证材料,谁发起、谁牵头。 目自动获取的实际投产时间,与竣工验收报告中
双轨期间采取分电压等级、分阈值投资完成 投产时间偏差应在±7 天以内,且晚于(或等于)
偏差校验,偏差在阈值内的项目需填报说明;超过 PMS 设备台账投运最晚时间。若校验通过,上报
阈值的项目需提交公司级的盖章佐证材料。 投产时间。若校验不通过,需要协调数据源端专
阈值设置规则如下。 业开展数据治理,并提供公司级盖章说明文件,明
(1)10 kV 项目偏差阈值:100 万; 确偏差原因后方可上报。
(2)35 kV 项目偏差阈值:500 万; (4)投产规模管理:条数、座数等投产规模以
(3)110(66)kV 项目偏差阈值:1 000 万; “网上电网”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规模为基
(4)220 kV项目(含330 kV)偏差阈值:2 000万; 准;35 kV 及以上项目的长度、容量、台数等投产
(5)500 kV项目(含750 kV)偏差阈值: 000万。 规模以基建系统获取的初设规模为准;10 kV 及
5
通过以“三率合一”监测为抓手,同步开展采 以下项目的长度、容量、台数等投产规模以 PMS
集值覆盖率跟踪监测,切实推动自动智能投资统 系统获取的初设规模为准。
计落地。 (5)投产规模校验规则:项目的容量、台数应
2.2.6 投资统计月报发布 与开工规模一致,项目的长度与开工规模偏差应
总部、分部及各级供电企业基于网上电网自 在±10% 以内。若校验通过,上报投产规模。若
动生成本单位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审 校验不通过,需要协调数据源端专业开展数据治
核无误后发布统计月报。涉及部门:发展部;应用 理,并提供公司级盖章说明文件,明确偏差原因后
频率:按月。 方可上报。
为适应自动智能投资统计工作,加强对项目
3 相关系统数据核查要求
投产节点管理,调整投产上报模式,深化投产时
间、规模准确性校核工作,相关要求如下。 3.1 基建数字化系统数据核查要求
(1)投产上报模式调整:改变以往月底报送投 (1)必须维护信息。上传《开工报告》、项目开
产信息的管理模式,在项目实际投产节点,开展投 工时间、初设线路长度(如有,填写)、初设变电容
产时间、投产规模信息校验,实现项目投产信息自 量(如有,填写)、初设台数(如有,填写)、项目投产
动统计。其中,35 kV 及以上项目由基建部在基 时间、上传《竣工报告》等。
建系统维护投产时间、竣工验收报告,调度中心在 (2)涉及表单。开工报审表、附件表、基建项
调度系统关联投运设备;10 kV 及以下项目由设 目表、竣工验收报告表、附件表等。
备部在 PMS 系统维护投产时间、竣工验收报告、 (3)数据核查要求。开工时间与开工报告中
投运设备台账;发展部负责相关审核工作。涉及 的开工时间偏差应在±7 天以内;项目初设规模
部门:调度中心、基建部、设备部、发展部;应用频 (建设规模)的容量、台数应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率:按需。 的 一 致 ,长 度 与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 的 偏 差 应 在
(2)投产时间管理:35 kV 及以上项目投产时 ±10% 以内;投产时间应与调度专业的设备投运
间以调度云系统获取的设备最晚投运时间为准, 时间相匹配,且与竣工验收报告中的投产时间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