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电力与能源2024年第二期
P. 8
148 刘晓蒙: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规划问题探究与展望
划方法对于实现源荷网协调规划面临困难;二是 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决定了新型电力系统的
经营投资能力受到约束,对投资规划合理规模提 构建必须要冲破传统电力系统的刚性束缚而走向
[2]
出了更高的要求 。 柔性化。电网的柔性化改造和建设,是新型电力
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接入具 系统的内在要求。
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负荷的变化对配电网 (3)技术状态发生转变。传统电力系统是交
运行带来了一定冲击。交直流配电系统逐渐成为 流同步发电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系统;而新型电
一种重要的配电方式,电能替代起到了更加重要 力系统则是拥有高比例变流器的交直流混联系
的作用,同时随着配电网设备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统,交流发电机的主导地位不断弱化,局部供电网
也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均对传统配 出现直流化倾向。
电网的定位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配电网在新型 (4)运行特性发生转变。使配电网由原来的
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发生了一定变化。随着配电网 单向受电的电网转变成可以进行自我平衡的局域
发展形态、业态的不断动态演变,探索配电网规划 电网,并成为综合能源网的核心。
提升方向,能够更好地发挥配电网作为连接能源 1.2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演变发展特点
供给侧和消费侧的关键枢纽作用,同时也能更好 配电网是新能源接入、多种能源综合应用的
地促进“双碳”目标下配电网的发展转型 。 重要承载平台,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建设、解决
[3]
综上所述,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分析,开 能源危机、实现信息互动与业务合作,以及发挥资
展配电网规划问题探究与展望,分析当前配电网 源配置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与“电力物联网”融
[5]
规划存在的实际问题,明确配电网规划目标与方 合发展的最重要部分 。
向,对于支撑清洁能源的接入、应对负荷波动性变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演变与推广建设,
化,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开展新型电力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设备创新发展、负荷特性发生
系统背景下配电网规划相关研究,能够为进一步 转变、运行特性发生转变等都会对配电网的建设
支撑配电网投资分配与配置决策、优化资源配置、 与发展产生一定的驱动影响。作为连接能源供给
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与保障。 侧与消费侧的关键枢纽,配电网将成为电力发展
的主导力量,朝着能更好消纳清洁能源的新型配
1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演变过程解析
电系统转型。
1.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与特点梳理 新型配电系统能够承载更多的分布式新能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路线是根据新能源的特 源,可以通过互动机制,使得系统中的弹性资源更
性,以分布式开发为主,将海量小型、分散的电源主 有活力,即使在受到干扰或发生故障时,也能够更
要接入配电网或一般高压电网,使电网趋向扁平 快地调动资源来抵抗干扰并恢复正常运行。新型
化、分布化、局域化。这条路线的实质是遵循电网 配电系统通过将不活跃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
的“第一性原理”和分区平衡规律,依靠新能源开发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并满足用户的
利用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融合,建设柔性 多样化需求。未来电力新业态、新模式还将不断
[4]
化、数字化电网,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涌现,市场主体关系日趋复杂,竞争态势将不断凸
新型电力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差异 显,以配电网系统为代表的有源配电网、用户参与
如下。 市场等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深化 。
[6]
(1)电源结构发生转变。伴随着新能源的大
2 配电网规划问题现状与发展目标解析
规模接入,电源结构逐步从传统依靠火电向具有
波动性、间歇性特点的新能源装机结构转变。 2.1 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2)负荷特性发生转变。新能源发电出力的 传统配电网的管理规划往往是“自上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