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电力与能源2024年第二期
P. 9
刘晓蒙: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规划问题探究与展望 149
的,存在主观性强、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且随着源 2.2.2 规划方法落地导向设置
网荷储各侧资源密度的提升,容易造成资源互动 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涉及单目标或多目标规
性下降,配电网运行效果降低。现行配电网规划 划方法、单层或双层规划方法、单阶段或多阶段规
体系与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 划方法、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规划方法等。此类方
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行规划体 法通过数学模型的求解,能够求取得到理论最优
系中整体设计的概念与想法有待优化,部分要素 规划方案。然而,实际规划中落地实现的往往是
重复建设,电网资源配置冗余度大,线路、变电站 满意均衡解而非最优解,因此应从配电网项目落
等设备轻载现象多,造成了电网整体运行效率参 地为导向进行规划,需要引入偏实际地考虑多方
利益的理论方法,提升最终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
差不齐的现象,配电网规划的整体性与坚强智能
电网的融合协同性有待提高;其次,现行规划体系 科学性。
中各专业之间的横向协同有待加强,专业需求的 3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规划展望
统筹兼顾性、数据标准的统一性、流程的贯通性、
3.1 构建网格化规划体系
目标的协同性等都有待加强,目前这些方面尚不能
一直以来,面对庞大规模的配电网,传统粗放
较好地适应业务融合发展需求;再次,现行规划体
的管理方法容易产生配电网线路连接不规则、供
系中对于用户需求与服务的专业互动存在一定不
电区域重叠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更精细的配电
足,各专业规划更多注重自身发展,尚不能充分满
网规划方法势在必行。实际上,配电网更注重用
足客户需求导向;最后,现行规划体系中缺乏对电
户侧的需求,故从微观层面分区域、分层级进行优
网企业平台和共享价值开发的谋划布局,缺少对于
化管理,能够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网格化管理
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发展规划,缺少吸引
是一种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实现全范
更多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的策略研究,同时企业的
围、精细化管理的机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
[7]
网络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
政府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了
因此,强化配电网规划环节的经济分析,可以
解和解决各个网格内的问题。针对配电网精细化
保证建设规划落地过程中配电网工程项目的规范 的管理需求,引入面向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体系,
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从而提升配电网的效率效益 能够增强供电可靠性,提高调度灵活性,提升精益
水平,实现精准投资、精细审定和精益管理。 化管理水平 。
[8]
2.2 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目标的梳理 3.2 提升配电网规划中负荷预测的精准性
2.2.1 规划区域多主体利益考量 电网负荷预测作为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重要的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和分 需求分析手段,其精准度直接影响配电网的运行
布式储能等新型负荷和新型资源的快速发展与应 成本和运行方式以及设备的检修维护计划等。然
用,大大提升了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与 而,因为不同地区的负荷变化规律是受多种外在
灵活性。新兴主体的驱动,有利于电网向更加清 因素共同影响的,比如当地配电网建设情况、经济
洁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对配电网的投 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性及当地天气状况等,所以
资费用、运行费用、负荷特性、电能质量、潮流计算 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搭建的负荷预测模型并不能很
等带来了较大影响,给配电网规划带来了挑战。 好地适用于每个地区,因此在进行负荷预测时需
因此,为了实现区域配电网综合效用的最高,提高 结合待预测区域特性,因地制宜地选取可行合理
区域配电网新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未来 的多时间尺度科学预测方法,以获得最佳的负荷
配电网规划需要考量的要素库应不断扩充,增加 预测水平。
为区域各方经济利益考虑的规划任务。 (下转第 1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