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电力与能源2021年第一期
P. 118

1 1 2                 胡远涛, 等: 300 MW 汽轮机通流改造后进汽阀运行特性分析

              MW 时, 汽轮机调 门 阀 位 接 近 3 阀 全 开 ( 即 2+             3  数值模拟
              45% , 第 4 阀尚未开启), 此时汽轮机运行经济性
              相对较好。                                                根据滑压运行试验情况探讨调节阀实际的运
                    表 4 130 MW 负荷下各试验工况试验结果                    行管理模式。对于喷嘴调节来说, 一般有两种进
                         名称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汽方式: 对角进汽和顺序进汽。这两种进汽方式
                      发电机功率/ kW        138015  141475  143000
                                                               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 6 ] 。
                        阀位/ %         200+14.7 200+18.5 200+41.9
                      主蒸汽压力/ MPa        13.09  12.37  10.22        ( 1 )采用顺序进汽时, 调节阀上产生的蒸汽
                      主蒸汽温度/ ℃         533.86  536.42  536.40  推力对轴产生的附加作用力较大; 采用对角进汽
                              -1 )
                    主蒸汽流量/( k g · h    403011  418091  421630
                                                               由于是上下缸一起进汽, 调节阀上下产生的蒸汽
                     再热蒸汽压力/ MPa        1.460  1.490  1.533
                      再热蒸汽温度/ ℃        513.23  513.34  515.06
                                                               推力方向相反, 对轴产生的附加作用力小。
                     汽轮机排汽压力/ kPa       2.140  2.307  2.307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k g · h -1 )  3325  2137  12806       ( 2 )对于顺序进汽, 汽流对动叶片的激振为2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k g · h -1 )  7776  3128  1651
                                                               次 / 圈; 对于对角进汽, 汽流对动叶片的激振为 3
                   试验热耗率/( kJ · kWh -1 )  8514.0  8487.0  8451.5
                   修正后热耗率/( kJ · kWh -1 )  8754.2  8719.8  8686.3  ~4 次 / 圈。
              2.4  滑压运行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对于顺序进汽, 在正常负荷时汽缸是半
                   机组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试验结                         边受热, 所以致使汽缸的温差较大; 但是对于对角
              果见表 5 。                                          进汽, 汽 流 对 称 进 入 汽 缸, 可 以 避 免 汽 缸 温 差
                表 5  机组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试验结果                      较大。
                                                                   由于目前使用的配汽机构不 适 用 于 对 角 进
                试验负荷 / MW     主汽压力 / MPa     试验调门阀位 / %
                    253          16.5          300+16.0
                                                               汽, 所以仍使用顺序进汽。在此前提下, 如何优化
                    185          12.6          200+39.5
                                                               进汽顺序, 使得蒸汽对轴的附加推力最小、 汽缸上
                    143          10.2          200+41.9
                 依据同类型汽轮机滑压运行特性, 推荐机组                          下温差最小、 热应力最小等问题则必须考虑到。
              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参数见表 6 。季                              改造后汽轮机组的调节阀开启顺序为 1-2-4-
              节不同有所变化。                                        3-6-5 , 如图 2 所示。主蒸汽进汽时, 1 号和 2 号调
                表 6  机组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参考参数                      节阀同时开启, 随着负荷的增加依次顺序开启 4 ,
                                                              3 , 6 , 5 号调节阀。
                试验负荷 / MW     主汽压力 / MPa    汽轮机调门阀位 / %
                  220~320        16.7             -
                                              接近 200+45
                  220~130      16.7~10.0
                                            ( 第 4 阀尚未开启)
                 机组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参考曲
              线见图 1 。












                  图 1  机组在调峰范围内的汽轮机滑压运行参考曲线
                   机组负荷在 220~320 MW 区间, 推荐汽轮                            图 2  改进后调节阀开启顺序示意图
              机定压运行, 进汽压力为额定值16.7MPa 。机组                           按照 调 节 阀 开 启 顺 序, 选 取 该 机 组 的 320 ,
              负荷在 130~220 MW 区间, 推荐汽轮机调门阀                     300 , 270 , 230 , 200 , 160 , 140 , 120MW 等典型工况
                                                               进行联合进汽阀 A , B 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如图
              位调整在接近 3 阀全开[ 2+ ( 40%~45% ), 第 4
              阀将开未开启], 汽轮机滑压运行, 压力随汽轮机                        3 至 9 所示。机组典型运行工况下的调节阀压损

              调门阀位而变化。                                         情况如表 7 所示。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