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电力与能源2023年第二期
P. 22
116 朱 纯,等:电力企业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实践应用研究
字化时代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
1 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DT)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发展;变化二是技术与业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 务的深度融合,从信息时代对业务的“辅助型”角
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色转变为数字化时代对业务的“赋能型”角色,实
2020 年 8 月 21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 现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深度交互,并通过人机协同/
[1]
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 ,就推动 机器代人等技术改变工作习惯;变化三是数字辐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加强对国有 射范围的扩展,从聚焦企业内部管理转向企业合
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作生态圈,整合与集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变化四是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 海量数据的实时汇聚,从静态人工录入数据升级
远景目标纲要》 对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 至动态采集数据,并将数据采集触点与业务处理
[2]
型升级作了系统部署,为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指明 流程同步,实现数据的实时获取;变化五是以价值
了方向。随后,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 创新为动力,促进企业的业务诉求从运营提质增
展规划》 ,要求工程建设行业促进数字技术在全 效转向商业创新和价值提升,从而开创数字化业
[3]
过程工程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工程建设模式的 务和新型管理模式。
转型升级。因此,数字化转型是工程建设领域发
2 电力企业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解
展的必然选择。
决方案
纵观工程建设领域,领先的数字化工程建设
管理应具有敏捷、互联、智能、可拓展的特征,如 对 IT、油气、高端制造业、公用事业等 19 个行
图 1 所示。业主和承建方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 业的全球数字化水平调研结果显示,电力工程建
[4]
应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共同管理、交换项目核心数 设数字化水平处于中位数 ,主要原因在于公用
据,各参与方在工程建设全周期中协同工作、合作 事业行业长期发展形成的固有工程管理工作模式
共享,通过数据实时联通,实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和 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转弯半径较大。企业在工
项目管理,促进无缝数据移交,最终实现工程的准 程建设价值链各个环节存在协同管控、技术应用、
时、高质量交付。 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难点,例如:在规划核准阶段,
相较于工业 4.0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转 存在基于纸质文件的审批流程耗时耗力,项目参
型方法和路径有颠覆性的升级,如图 2 所示。变 与者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多方意见无法有效整合,
化一是技术体系的全面升级,从信息化时代以 PC 导致落实困难等问题;在设计阶段,由于 3D 建模
与传统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IT)应用,迈向数 具备高复杂性,导致无法做到广泛推广,项目规划
图 1 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